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媒記者觸摸燕趙歷史脈動 紅色基因激蕩奮進力量

中國新聞來源:長城網 2016年06月23日 21: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網媒記者參觀西柏坡紀念館。長城網 張天虎 攝

講解員向記者介紹“抗大”歷史。長城網 張天虎 攝

冀南"四 二九"烈士陵園。長城網 張天虎 攝

  長城網6月22日訊(記者 張天虎)無論是緬懷先烈,還是憶苦思甜,優美的景色未曾發生變化,紀念館中的物件似乎能將時光凝固,把歷史定格。6月21日至22日,參加“美麗河北紅色行”活動的20余家網媒記者一起尋訪燕趙大地的紅色足跡,感受歷史脈動,凝聚奮進力量。

  西柏坡,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毛澤東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這裡領導了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自此,“西柏坡”這個名字,與新中國、中國共産黨乃至整個中國革命的歷史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光耀中國革命史冊。

  6月21日上午,在西柏坡紀念館,採訪團一行通過文物、文獻、圖片、資料,深入了解了中共中央和領袖們在西柏坡期間的革命實踐活動。如今的西柏坡,滿坡蒼松翠柏,到處綠地鮮花,依坡的一湖碧水更為這裡增添了幾分秀色。這裡已經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絡繹不絕的人們前來參觀、學習、瞻仰,陶冶情操,蕩滌心靈。

  邢臺縣漿水鎮前南峪村,是太行山區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硝煙瀰漫的抗日戰爭時期,這個普通的小山村卻度過了極不平凡的歲月,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敵後總校就設在這裡。

  “抗大”陳列館北依滔滔大河,南眺巍巍太行。居高臨下,氣勢恢宏,整個建築由青石砌成,顯得格外質樸、莊重。這裡,曾鍛造出一批批民族精英,他們把革命的火種播向長城內外,撒遍大江南北。走進這靜寂的小山村,追尋英烈的足跡,依然可以感受到艱苦奮鬥、英勇犧牲的抗大精神。

  6月22日上午,採訪團一行參觀了抗大紀念館,置身館內,觀賞著件件珍貴的文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營養會潛移默化地洗滌著人們的靈魂,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抗大精神會自然而然地浸染著人們的心靈。

  自古燕趙多悲壯,英雄兒女代代傳。6月22日下午,冀南"四 二九"烈士陵園內,蒼柏青翠、草木蔥鬱。高聳的烈士紀念碑似乎向人們訴説著74年前那段悲壯的歷史——

  1942年4月29日,侵華日軍駐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親臨德州,指揮3萬多日偽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武城人民在共産黨領導下,與八路軍正規部隊一道奮起反擊,勝利突圍。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一曲抗日愛國英勇殺敵的悲壯篇章。

  據介紹,每年的4月29日這一天,故城縣以及周邊市縣都要在此舉辦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參加紀念活動的幹部群眾達幾千人。當年參加過此次戰鬥的部分老領導老戰士也經常攜子女來此憑吊戰友和烈士,每年來此接受教育的幹部群眾上萬人次。

  青山巍巍埋忠骨,白雲依依映後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通過參觀走訪,採訪團記者無不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氣場、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天地英雄氣,韆鞦尚凜然。先烈的偉大精神深蘊在每一位燕趙兒女的靈魂中,歷歲月而常新,行天下而不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老區人民正在把先烈的崇高品德、革命精神、優良作風轉化為脫貧攻堅、共圓小康的新動力……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