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南篇】河南産業扶持扶出內生動力

中國新聞來源:河南日報 2016年06月22日 20:0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孟州市谷旦鎮米莊村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摘掉了窮帽子。圖為6月19日,村民黨市民正在收穫紅彤彤的油桃。1聶小品攝

  近年來,孟州市谷旦鎮米莊村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摘掉了窮帽子。圖為6月19日,村民黨市民正在收穫紅彤彤的油桃。聶小品攝

  缺乏“造血”功能,沒有産業支撐,貧困地區難以走上穩固長效的脫貧之路,發展才是脫貧的根本路徑。此次出臺的《河南省産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堅持以資源為基礎、堅持以科技為依託、堅持以規模經營為引領,精準勾畫我省的重點脫貧産業、脫貧模式、脫貧平臺等,將有力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重點脫貧産業

  在全面提升貧困地區發展能力的同時,各地要結合實際,圍繞增強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能力,積極發展投資少、風險小、帶動大、發展快的脫貧産業。

  特色農産品産業

  在貧困地區著力發展地域優勢突出的特色種植業,支持建設一批生態好、效益高、質量優、品牌強的特色農産品生産基地。重點擴大蘋果、核桃、油茶、板栗、獼猴桃等特色林果産品和山茱萸、丹參等中藥材生産規模,做大食用菌産業,發展特色花卉、苗木、優質茶、特色油料作物等産業。

  畜牧養殖産業

  優化貧困地區畜禽養殖結構和生産佈局,擴大豫西、豫南淺山丘陵貧困地區的生豬養殖規模,建設豫西和豫西南貧困地區肉牛養殖基地、沿黃和豫西南貧困地區奶業基地、豫東肉禽和豫南水禽生産基地,推動沿黃、沿淮和豫西南貧困地區水産基地建設等。

  優質糧食産業

  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擴大強、弱筋優質專用小麥比重和青貯玉米、鮮食玉米比重。加強生物育種、綠色栽培和農技裝備集成創新,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産和品質。大力發展秸稈綜合利用,推行種養循環、農牧一體發展模式。推廣優質糧食訂單生産,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構建産業優勢突出的優質糧食産業鏈和産業集群。

  設施農業

  積極擴大名特優新蔬菜生産規模,運輸便利的貧困地區重點發展速生綠葉菜類和精細菜類蔬菜生産,運輸不便的貧困地區重點發展耐貯運的茄果類蔬菜生産。加快完善蔬菜冷鏈物流網絡,支持貧困地區實施産地預冷工程,大力開發速凍蔬菜、鮮切蔬菜、脫水蔬菜、蔬菜飲料等精深加工産品。

  鄉村旅遊産業

  大力發展農業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文化旅遊、休閒旅遊、紅色旅遊等,建設伏牛山旅遊通道,完善桐柏—大別山、豫東平原貧困縣旅遊基礎設施,發展貧困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實施鄉村旅遊後備廂工程等。

  特色加工産業

  發揮農産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果蔬加工、油脂加工、肉類加工、速凍食品等農副産品加工業,積極承接針織服裝、運動服裝、休閒服裝、童裝、製鞋等服裝服飾産業,引進培育包裝印刷、玩具、手工藝品等特色輕工産業,增強貧困地區就業承載能力。

  電商流通産業

  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建設縣服務中心、鄉服務站、村服務點三級電子商務及配送綜合服務網絡,開展農産品網上銷售、農資代售、快遞代理等服務,對貧困戶、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等開辦網店給予補助和小額貸款扶持,免費對村服務點和農村網站經營戶進行專業培訓。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支持貧困地區推行種養業與二三産業交叉融合的産業發展新模式,深入拓展農業的生態美化、旅遊休閒、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科普教育等功能,積極發展光伏農業、立體農業、庭院農業、信息化農業、智慧化農業、創意農業、工廠化農業等新型業態。

  專家點評

  産業扶持脫貧方案抓住了關鍵點。貧困農民種糧之外,“不知道該幹點什麼”的佔多數,“不知道該怎麼幹”的也不少,“什麼都不會幹”的人是極少數。産業幫“扶”就是讓貧困者有業可“持”,就像讓殘者有杖、盲者有策、疾者有倚,貧困家庭增收的動能被有效激活。

  結合貧困地區要素特質興辦脫貧産業,産出成本要低得多。依託資源優勢興辦農家樂、旅遊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貧困戶在生産運營環節從業受益或産業鏈上增收,減少外出務工支出,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兼得。現代養殖業看護管護成為重頭,老弱殘疾農民也能參與其中,在場掙錢與居家養病兩廂兼顧。貧困地區發展電商,暢通與外部世界的聯絡,適應外部市場導向,電商聚攏形成營銷龍頭,發育壯大三産,吸引二産落地,培育一産規模化生産,能夠助推基地化發展和成片脫貧。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性強的産業扶持事半功倍。託管幫扶借助合作社使耕種增收降成本,社會幫扶充分彰顯制度的優越性,股份制幫扶可推動規模化發展,資産收益幫扶讓貧困家庭擺脫土地束縛,土地權屬與外出務工雙獲益……6

  ——省委政研室農村處處長王民選

  産業扶持脫貧模式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與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協商確定具體産業扶持脫貧模式。

  直接幫扶模式

  對有勞動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資金、缺技術的貧困對象發展脫貧産業的,給予一定額度資金幫扶。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可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規定安排貸款貼息所需資金。

  託管幫扶模式

  對無勞動能力或勞動力不足、無法轉移就業的貧困戶,將土地等生産要素託管給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

  合作幫扶模式

  支持貧困村組建專業合作社,可將貧困戶享受的到戶增收補貼、小額貸款等資金進社入股分紅。

  社會幫扶模式

  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與貧困村合作發展産業。

  股份幫扶模式

  鼓勵探索將脫貧對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産資料折價入股,或將貧困戶的項目補助資金入股,由農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

  資産收益模式

  加快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林權確權頒證,支持貧困戶通過租賃、委託經營等形式獲取資産性收益。

  代種代養幫扶模式

  對採用借母還犢、寄養付酬、返租倒包等模式帶動貧困戶的企業和專業大戶,在品種引進和改良、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等方面給予項目支持。6

  脫貧故事

  荒山變寶山

  魯山縣梁洼鎮一片600多畝的荒坡上,如今安放著數萬張太陽能板,漫山遍野,蔚為壯觀,已經並網發電。記者從鎮政府了解到,這片地土層薄、缺水源,過去只有個別群眾開點荒,而且全是靠天收。

  現在這片地則變廢為寶,成了群眾致富的好幫手。梁洼鎮這處光伏電站,一畝地付給村民400元租金,還能安排四五十名當地貧困群眾就業。

  目前,魯山利用荒坡面積大的特點,融入新能源産業大潮,已引進了240億元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能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還可為貧困鄉鎮提供3.6萬個工作崗位。光伏企業還將建立扶貧開發基金,助力貧困群眾發展致富。6

  脫貧有了“保險箱”

  從去年開始,扶溝縣一改過去把財政扶貧資金分散撒胡椒面的做法,以直接參股投資、土地流轉入股、務工折資等多種模式,讓貧困戶和種植、養殖、加工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避免扶産業不扶貧的現象。

  汴崗鎮于營、溫樓、五所樓三個村的241戶貧困戶,每戶以5000元財政扶貧資金入股越秀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經營優質胡蘿蔔項目。

  合同規定,對直接參股投資的貧困戶,將採取最低保障收益與股份盈利分紅相結合的辦法。當經營中低於最低保障收益時,園區按最低保障收益標準分配;而當高於最低保障收益時,則按實際股份利潤分紅,讓貧困戶的脫貧致富有了可靠保障。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