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訊(記者 李文學)一輛燃氣助動車,兩本一大會址畫冊,這是張建偉出行的必備品。
“這是我們這些年來辦的展覽,還有搞的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坐下來的張建偉輕輕翻動著畫冊,“看,這個集體婚禮的照片還是我拍的呢。”
而比這些更讓他自豪的是,一家三代與一大會址的不解之緣。
張建偉的父親1926年生於上海,十六歲參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復員,進入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負責安全保衛工作。1959年調入一大會址,仍然負責安保工作。當時兩歲的張建偉和母親也跟著搬了過來。
“這就是我童年生活過的地方。”在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口,張建偉指著二樓“樹德里”的橫匾説,“每當仰頭看到這塊橫匾,就油然而生一種回家的感覺。”
那時沒有煤氣只能燒爐子,每天早晨要排隊倒馬桶痰盂……條件雖然較現在苦了些,但張建偉過得很快樂,尤其是剛剛復原的一大會址,還籠罩著一絲神秘色彩,給張建偉留下了許多不可磨滅的記憶。
“那時一大會址只對內部開放,興業路上總是停著小轎車,這在當時的上海並不多見,所以這裡顯得很神秘,鄰居們很少到我家串門,都是我跑到別人家玩耍。”愛玩的張建偉最難忘過年時的場景,“小孩子聚到館裏,吃糖果,做遊戲,像一家人一樣。”
來參觀的除了各級領導,也不乏外賓,有的會在晚上來。“爸爸他們就會打開樹德里二樓的探照燈,把整條弄堂照亮。”張建偉説,“館裏用中華牌香煙和茶水招待他們,我常常從二樓的窗戶往外望,能夠看見工作人員在裏面燒水、沏茶。”
隨著參觀人數的不斷增加,一大會址進行了修建,張建偉一家也搬了出來。1968年,一大會址正式定名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1979年,張建偉接替病退的父親,進入一大會址紀念館工作。
“在這已經工作了38年,也有了16年黨齡,做到辦公室主任,平時主要負責對外聯絡和接待工作。”張建偉説,但一有時間他就會去做做館志。“這項工作是從1988年開始的,當時把建國後館裏的資料全翻了出來,花了好長時間整理,理順後每年都要做。”
旅遊鞋、牛仔褲、衝鋒衣……花白的頭髮下,雙眼炯炯有神。
對自己的工作,張建偉輕描淡寫,但一提起兒子為館裏做的那個軟體,語氣一下興奮起來。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張建偉上高二的兒子在館裏當志願者,編寫了一個預約參觀及人數統計的軟體,多項功能勝出,取代了一家公司的産品,目前已成為紀念館必不可少的工具。“這也是我們家第三代為紀念館做的小貢獻。”
從對內開放到免費開放,從圖片展覽到文物展覽,從幾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張建偉親眼看著一大會址紀念館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與日俱增。“就樓下這幾棵梧桐樹沒有變。”張建偉指著其中一棵説,“小時候調皮還在上面刻過字呢。”
如今的一大會址區域經過改造,高樓林立,人流如織,變成了具有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上海也被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
“這正好展示了我們黨給人民帶來的福祉。”張建偉緩緩合上畫冊,“我熱愛一大會址紀念館,真誠地祝願我們的黨永葆生機,帶給更多的人幸福生活。”
跨上那輛陪伴他多年的燃氣助動車,張健偉慢慢匯入車流,奔向武康路保管部的新崗位。“還有一年就退休了,站好最後一班崗。”
還是一輛車、兩本畫冊。張建偉走到哪,一大會址的精神就被他帶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