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民族脊梁】“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重讀方志敏和他的《可愛的中國》

中國新聞來源:光明網 2016年06月12日 14:4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民族脊梁】

  ——重讀方志敏和他的《可愛的中國》

  開欄的話

  他們是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用一言一行,為世人描摹出共産黨人的巍峨群像。共産黨人,這個肩負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重任的先進群體,其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懷、不屈的追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不竭的力量,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從今天起,光明日報推出《民族脊梁》欄目,以不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故事,生動展現出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領導幹部的模範&&作用,呈現出中國共産黨人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做出的卓著貢獻。

  “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電影《第十軍團》開機儀式現場,孩子們誦讀著革命先烈不朽的名篇。

  這是方志敏獄中絕筆,多少中華兒女為之心靈震撼,情動肺腑……

  1934年11月,時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軍北上抗日,途中遭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同年8月6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獄中的半年多光陰,方志敏用敵人勸降的筆紙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

  在沒有電視和網絡的年代,張建華是“聽著爺爺講紅軍故事入眠的”,他的爺爺是隨方志敏北上的老戰士。上大學後,為研究家鄉這位革命先烈,張建華跑遍了閩浙皖贛四省的檔案館、紀念館、大學圖書館,還到中央檔案館查閱資料。

  他從中感受到方志敏熾熱的情感。“一個偉大的革命家,首先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他們的‘主義’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建築在偉大的愛國感情上。”

  在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方志敏故居前的廣場上,方志敏希望小學四年級學生程小翠正給來訪的圭峰中學的師生講述方志敏事跡,今年才10歲的她,稚嫩的嗓音讓人聽來仿佛穿越了時空。

  橫峰縣葛源鄉磨盤山下的楓林塢,方志敏一手創立的紅軍軍團曾在此操練。順著操場旁小山拾級而上,流水潺潺,光亮從樹枝的空隙投下,映在烈士紀念碑上,鮮艷的紅五星閃耀著別致的光芒。

  紀念碑為1933年革命戰爭年代所立,碑面上經緯縱橫刻成了小格,小格內寫著烈士姓名。橫峰縣博物館原館長王小明曾經數過這塊碑上的姓名,單面有1200余人。贛東北根據地發展鼎盛時期,區域縱橫贛東北、閩北、浙西、皖南4省邊區近50個縣,人口100多萬。紅軍部隊也從無到有,取得了“血戰東南半壁紅”的光榮戰績。

  有計劃地建設政權、深入開展土地革命;發行紅色股票,創辦閩浙贛根據地銀行……作為贛東北蘇區的開創者和主要領導者,方志敏的才華得到充分展露。

  雖身為黨的重要領導幹部,但他與普通工作人員一樣,過著極為樸素的生活。被俘後,敵人只在方志敏身上搜到一塊表和一支自來水筆,國民黨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騙誰,像你當大官的人會沒有錢?”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坦然面對生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研究方志敏30多年的江西上饒市委黨校教授羅時平感慨,這源自於他對祖國母親的信仰,對革命勝利的信仰,對新中國的信仰。

  (據新華社南昌6月11日電 記者高皓亮、胡喆、余賢紅)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