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粟裕三獲重要戰役“專斷權”

中國新聞來源:共産黨員網 2016年06月12日 16: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粟裕大將是我軍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深得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讚許。特別是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粟裕指揮部隊連續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等一系列經典戰役的勝利,讓人們真正領略了這位軍事天才傑出的軍事指揮藝術。當然這些勝利的背後也蘊涵著黨中央和毛澤東對粟裕的高度信任。

  孟良崮戰役:

  “當機決斷,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

  1947年5月10日,顧祝同命令歐震、湯恩伯、王敬久3個兵團向莒縣、沂水至淄博一線推進。5月11日晚上,粟裕根據情報,查明了湯恩伯兵團的作戰部署:以整編第七十四師為中心,整編第二十五師、整編第八十三師為左右翼;又以整編第六十五師保障整編第二十五師側翼,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保障整編第八十三師側翼;限于12日(後改為14日)攻佔坦埠。

  粟裕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有利戰機,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不打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改打中路強敵整編第七十四師。迅速就近調集幾個強有力的部隊,以“猛虎掏心”的戰法,以中央突破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從敵人戰鬥隊形的中央契入,切斷對我威脅最大的中路先鋒整編第七十四師與其友鄰的聯絡,將整編第七十四師全部消滅。

  戰機稍縱即逝。粟裕立即把他的想法向陳毅彙報。陳毅當即表示贊同:“好!我們就是要有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陳、粟決定,以5個縱隊擔任總攻,4個縱隊阻擊援敵,殲滅整編第七十四師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區,特種兵縱隊配屬主攻部隊作戰。同時將這一新的方案上報中央。5月12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粟裕的電報指示:“敵五軍、十一師、七十四師均已前進。你們須聚精會神選擇比較好打之一路,不失時機發起殲擊。究打何路最好,由你們當機決策,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

  熟悉中國歷史的毛澤東,深知“將在軍,不從中制”的道理,他主張在保證全軍指揮集中統一的前提下,給前線指揮員以臨機專斷的權力,反對遣將用兵而“遙制方略”、前線將領指揮作戰“鹹聽成旨”的用兵“弊法”。這些都為爭取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最終,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殲敵32000余人,徹底粉碎了敵統帥部“魯中決戰”的計劃,嚴重挫敗了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豫東戰役:

  “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要請示”

  948年5月21日和22日,毛澤東先後為中央起草給陳毅、粟裕和劉伯承、鄧小平的電報,進一步明確了此次作戰的任務、參戰部隊和指揮關係。電報指出:“以殲滅五軍為夏季作戰之中心目標”;“陳毅不參加此次作戰”,“粟裕全權指揮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縱之作戰,並指揮許(世友)、譚(震林)在津浦線上之配合作戰”;“各方協調粟兵團殲滅五軍”。

  根據中央軍委賦予的作戰任務,粟裕首先認真地考慮在魯西南地區殲滅第五軍的作戰方案,認為殲滅第五軍雖然具有一定有利條件,但不利因素較多,主要是我軍兵力尚未集中,打援兵力不足,又是背水作戰,地形對我不利,不能穩操勝券,釣第五軍這條大魚並不是理想的作戰方案。這時又得到開封守軍兵力薄弱的重要情報。因此設計了一個“先打開封,後殲援敵”的作戰方案。  

  但是,他考慮到中央軍委已經明確規定以殲滅第五軍為夏季作戰的中心目標,朱德總司令又親自作了動員,不宜強調打第五軍的不利,而把“先打開封,後殲援敵”作為腹案,沒有上報下達。但在作戰部署上是預有準備的。他設想:如果殲滅第五軍的條件成熟,即南北夾擊其于魯西南地區;如果殲滅第五軍的條件不成熟,也可造成敵人的錯覺,使敵人誤以為我軍要在魯西南與其決戰,我軍即可對開封之敵實行出其不意的攻擊。

  果如粟裕所料,敵人跟著粟裕的指揮棒頻繁調動。戰場情況變化表明,打第五軍的條件尚未具備,打開封的時機卻已到來。已有成竹在胸的粟裕當機立斷,把戰場由魯西南轉向豫東,實行“先打開封,後打援敵”的作戰方案。6月16日,粟裕將作戰方案上報中央軍委和中原軍區。次日,粟裕收到了中央軍委的來電:“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要請示。”

  “獨立處置,不要請示”,這是毛澤東給粟裕的一柄尚方寶劍。開封之戰,全殲守敵3萬人,並在阻援方向殲敵1萬人,共殲敵4萬餘人,取得了豫東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成為整個豫東戰役的轉捩點。

  淮海戰役:

  “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

  1948年10月下旬,淮海戰役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10月23日,粟裕與譚震林、陳士榘、張震一起,發出淮海戰役預備命令,決定集中華野全軍兵力,與中原野戰軍主力密切配合,首先殲滅黃伯韜兵團,並求殲馮治安一部或大部,爾後視情況乘勝擴張戰果,西進津浦,南逼長江,打爛蔣介石的防禦體系,迫使敵人完全轉入防禦。

  預備命令發出以後,華野全軍立即進入緊張的戰前準備。此時,蔣介石集團也加緊策劃“徐蚌會戰”。11月3日,蔣介石派國防部第三廳副廳長許朗軒攜帶“徐蚌會戰”計劃到葫蘆島見杜聿明,督促杜聿明到徐州上任。11月4日,又派他的參謀總長顧祝同到徐州,具體部署“徐蚌會戰”。顧祝同拍板定案,放棄海州、連雲港,固守徐州,集結兵力於津浦路徐蚌段,作攻勢防禦。

  華野指揮機關很快就偵察得知蔣軍動向,判斷蔣軍有“集中兵力固守徐州及徐海段、徐蚌段,以阻我南下攻勢,掩護其加強江防及江南後方部署”。11月6日又發現駐守海州的第四十四軍有西撤新安鎮並歸黃兵團指揮的動向,在馮治安部的共産黨員何基灃、張克俠在發動起義上“行動要求更趨積極”。形勢的發展表明,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宜早不宜遲。粟裕當機立斷,決定把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提前兩天,即由11月8日晚改為11月6日夜間發起攻擊。當天戌時(19—21時),就把作戰部署上報中央軍委和陳毅、鄧小平並饒漱石、康生、張雲逸、舒同、劉伯承、鄧子恢、李達,同時下令部隊執行。11月7日,粟裕收到中央軍委的復電:“完全同意魚(6日)戌電所述攻擊部署,望你們堅決執行。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但將戰況及意見每日或每兩日或每三日報告一次。”

  正是由於粟裕的“機斷專行”,為我軍贏得了寶貴的兩天時間!這兩天時間,打亂了敵人的作戰部署,創造了分割包圍黃伯韜兵團的有利戰機。同時,成功地組織指導了何基灃、張克俠的起義,促成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的勝利,奠定了整個淮海戰役勝利的基礎。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