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歲月的熔爐
消解了鄉愁
錘煉出夢想
一生上海人,一世八桂情
六十年過去了
這位紮根廣西的上海工人
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2019最美支邊人楊冠淼
楊冠淼1958年畢業于上海江灣技術學校機制專業,曾任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曾獲“柳州市勞動模範”等稱號。他主持節能技改及安全性評價工作,使工廠獲“機電部安全級企業”稱號。
在困境中反思,轉變銷售模式
1994年,各地的機電公司、農機公司還是傳統體制,在銷售上根本沒有什麼積極性。柳工招聘來的外銷專職人員雖然賣力,但條件太艱苦了。眼前的景象讓楊冠淼心裏沉甸甸的。
困境中,楊冠淼對柳工的銷售模式進行了反思,意識到要從根本上轉變柳工銷售模式和傳統的市場理念。
於是,楊冠淼開始鼓勵各地的維修服務站和個體戶銷售裝載機,把整機、配件和服務“三位一體”地結合,將原來的“自銷”改為“代銷”,將“雜牌軍”般鬆散的銷售隊伍轉變成為正規的代理商,將與銷售機構之間的“隸屬”關係轉變為“合作”關係。
其實,他們已經在複製卡特彼勒的銷售模式——代理商制,只不過這條路是在市場實踐中逼出來的。
就此,柳工的銷售量開始回升,而且代理商的作用迅速表現出來。在1994年底,柳工産品銷量中的90%都是由代理商完成的。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小廠變一流企業
“我不留在上海,我就是要去柳州。”1958年,年僅20歲的楊冠淼作出了人生的選擇。這份堅定,源自一個宏大的理想:要在廣西建設一個大型的現代化工廠。
回憶起1958年剛到柳州時的理想,80歲的“老柳工”楊冠淼內心依然激情澎湃。
六十年的時光,楊冠淼從一名普通的上海工人,成長為廣西柳工的技術骨幹,還當上了高級管理人員。
而他為之奮鬥了六十年的柳工,也從500多萬元工業産值的機械廠,成長為52.6億元(2017年)工業産值、擁有10個海外區域配件中心和4個海外製造基地的世界工業裝備行業一流企業。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那段火紅的青春歲月給楊冠淼留下的,不僅僅是奮鬥的回憶,還有實現夢想的喜悅。
廣西是他的第二故鄉,他選擇留下
從1975年起,除了裝載機系列化進程繼續推進,柳工還積極開展對外合作,開發更多樣化的産品,不斷向世界先進水平靠近,逐漸打造為“世界柳工”。楊冠淼開始擔任高級管理人員,主抓産品開發、質量和組織生産等,後來又主抓銷售,直到退休,肩上擔子越來越重。
“他把廠子當成了家,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飯就出門,騎著單車看遍每一個車間,直到晚上11時才回來。”女兒楊維娟説,父親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只把家當成宿舍和食堂,而把所有熱情都給了這個廠和廠裏的人。
親歷了柳工的步步發展,見證了柳州成為工業發達的現代宜居之城,楊冠淼深深愛上了這片熱土。
他説:“廣西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選擇留在柳州!”
多年來,他一直住在柳工職工生活區,女兒楊維娟、外孫劉仁卿也先後進入柳工工作,留下了祖孫三代柳工人的佳話。
從用竹子搭建的廠房到如今屹立於國際市場,擁有幾乎涉及工程機械全部産品線的現代化企業,由弱到強的背後,是楊冠淼和他的同伴們六十年如一日的拼搏與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