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安徽省金寨縣打通扶貧“最後一公里”庫區孤島扶貧,沒一戶掉隊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7年08月01日 15: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安徽金寨縣位於響洪甸水庫下游,水域開闊,望不到頭,遠山起伏處,水面小島依稀可見,有的仍有人煙,那裏的村民來往出行,要劃著小船走個把小時才能上岸。

  上世紀50年代,在金寨縣境內相繼修建了梅山水庫、響洪甸水庫,縣裏最繁華的金家寨、麻埠等鄉鎮沉入水底。後來搬遷大潮中,少部分村民故土難離,又回到故地,有的進了城鎮,有的乾脆就住在庫區,住在島上。

  七山二水一分地,在金寨縣,庫區貧困人口集中,貧困程度最深。不少沿岸的半島,三面環水,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薄弱。條件最差的要數位於響洪甸庫區的麻埠鎮齊山村海島村民組,那裏四面環水,形成孤島,但仍住有55戶232人,其中14戶33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何讓庫區裏與外界隔絕的村民脫貧?如何不讓一戶貧困群眾掉隊?這裡展開了攻堅戰。

  搬出來的,多措並舉穩得住

  響洪甸水庫下游,麻埠鎮政府門口便是碼頭,從這兒上船到海島村民組有8里水路,坐燃油汽艇得半個多小時。船行處,偶爾會見到三兩村民駕著小船經過。路遠,關鍵難行,對村民來説,裝有馬達的簡易小船,是他們出行的唯一工具,遇上大風陰雨,只能留守島上。

  漸漸地,海島依稀可見,在控制流域面積1431平方千米的響洪甸水庫,這裡和外界被20.08億立方米的湖水隔絕。

  下船,登岸,仍然閉塞。穿過一片密林,聽聞一路犬吠,崎嶇坑洼地走了約2里山路,才到村民劉偉青家。正是中午,老劉在家炒茶葉,忙得一頭汗,幾間磚瓦房幾經修繕,仍顯破舊。

  上世紀70年代,劉偉青隨父親來到麻埠鎮,遷徙到了海島村民組,父親去世後靠著幾畝茶園和山場,一家人基本糊個溫飽。3年前,老劉愛人查出腦膠質瘤,去年3月不幸去世,高昂的醫藥費將這戶島上人家陡然拉到了貧困線以下。

  “老伴不在,兒媳改嫁,老母親90多歲了……”想起一年前愛人病故,老劉紅了眼眶,他10歲的小孫子在島上的教學點上課,每天接送孫子上學成了他最大的寄託。

  老劉説,負擔依舊重,但這兩年,逐漸看到了希望。茶葉不愁銷路,鎮幹部幫扶銷售,他們來一次,就幫著賣一點,價格還不低。鄉鎮有養殖惠農的政策,老劉申請了100隻雞苗,每只補貼10元,自己基本不用掏錢。

  更主要的是,明年交房後,老劉就要住上新房了,按照當地政策,移民直補每人補貼2萬元,貧困戶安置費用每人2萬元,劉偉青一家4口人,總共16萬元,騰退住房宅基地補貼7萬元,再加上縣裏去庫存、鼓勵購房的政策,老劉在縣城購房,每平方米還可以領到800元補貼。

  “靠著自己種茶耕作,啥時候能攢這麼多錢?” 如今,劉偉青在金寨縣城購買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自己沒怎麼花錢就付了首付,剩下的貸款,由在合肥打工的兒子來還。

  搬到縣城,老劉靠啥生活?麻埠鎮人大主席方華介紹,老劉的住房位於縣城的江店新城區,不少企業進駐産業園,按照政策,他們要優先安排貧困戶及子女就業。

  其實,就要離開大半輩子生活的海島,老劉還是有些不捨。方華常來做工作,告訴老劉島上的茶葉還歸他所有,原有房屋暫不拆除,遇到生産季節,他仍可以回來種茶葉。最打動老劉的理由是:現在孫子要坐船到村子裏僅有幾個學生的小嶺小學上學,將來不用再一路蹚水,到縣城後學校的教學條件會好很多。

  留下來的,把惠民政策搬到家門口

  在孤島上,受山地茂林阻隔,幾戶人家相互之間,多數陸路不通,往來要靠小船,蹚七八里水路。又行了半個小時,才來到村民馬從山家,剛剛修繕的房屋後面,是陡峭的山體,整個半島就他一戶人居住。

  和劉偉青不同,馬從山並不想離開,麻埠鎮黨委委員施家海提醒他:“移民搬遷、貧困戶搬遷兩個條件你家都符合,安置費大概能補貼十幾萬元。”可老馬卻不太買賬,“搬出去,搬出去幹啥?在這兒吃的可以自己種,出去了買個蒜都得自己花錢,又沒掙錢的産業。”説著,馬從山指著屋前的幾畝茶園,“忙時採茶,不忙就到合肥跟兒子住一陣兒,挺好。”

  馬從山的想法,代表了村裏相當一部分人的意見,他們大多五六十歲,已經適應了島上的自給自足,多數人的子女都出島謀生,他們自己則故土難離,不太嚮往岸上的生活。

  如何讓這撥人住得安,過得好?施家海告訴記者,不願搬遷的村民鎮政府並不強求,但前提是房屋質量過關。去年汛期發生山體滑坡,不少貧困戶房屋開裂,齊山村給19戶實施了危房改造,其中每戶修繕加固補貼6000元,重建補貼2萬元。

  不願意出來,靠啥生計?鎮政府把扶貧的政策搬到了家門口。馬從山一年收入也不少:5畝茶園,鎮裏幹部想辦法包銷路,一般幹部一年要幫他銷售至少2000塊錢,正科級幹部至少6000元,再加上自己去鎮上售賣,一年能掙約4萬塊;全村安排公益性崗位25個,馬從山當上了護林員,月工資500元;島上交通閉塞、場地分散,鎮政府就把太陽能板集中安裝在鎮上,但農民照樣可以入股分紅,馬從山一年又能領到3000元。

  還有針對特殊情況的幫扶。“我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炒茶吃不消,去年花1萬塊買了套機械設備,政府通過産業發展幫扶資金,給補貼了4000元。”老馬説,現在他可以把剛採下的葉子放入半自動化設備中翻炒,幹起活來不累。

  “孤島偏遠,但最新的好政策,都能享受到。”馬從山説,自己患有糖尿病,常年得注射胰島素,老伴是乙肝攜帶者,需用藥物控制病情,以前兩個人一年的收入,有不少都用在了看病吃藥上。

  現在鎮里落實健康脫貧政策,在縣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個人年度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0.3萬元、0.5萬元、1萬元,剩餘部分由政府兜底。加上新農合很多報不掉的慢性病藥費現在能報銷70%,馬從山明顯感覺壓力輕了不少。

  “孩子們走出去了,這些年我們的日子也改善了很多。”現在,在老馬看來,孤島也在一點點發生著變化:通了電,連了寬帶,交通也改善了,“從家到河口的一段,過去全是泥巴路,自行車都走不了,現在政府給我們各戶修了簡易碼頭,出行也方便了許多。”

  集中安置,生活便利生産不耽誤

  桃嶺鄉毗鄰梅山水庫,所轄8個村有6個都在庫區內。與麻埠鎮齊山村海島村民組不同,庫區裏是三面環水的半島,而非孤島,相比之下,這裡的村民多數樂意搬遷,政府也在積極動員,房屋質量不過關、生産生活受到安全影響的,屬於重點搬遷對象。

  雖然是三面環水,但庫區的交通依然閉塞,一面連接陸地的山路,坑洼狹窄,無法通車。步行蹚過雨後的泥濘,踉蹌著繞了一里多路,看到一方開闊的平地,後面挨著峭壁,村民洪志華的老宅子,就建在這峭壁下面。

  老房子的墻壁已經多處開裂,站在家門口,可以看到不遠處的開闊水域,洪志華抬抬手,指著門口的臺階,直言每年汛期,水直接就漫到了臺階下面,出行、生産十分不便。

  去年,洪志華搬到了桃嶺鄉桐崗村中心村莊,那裏是政府設置的集中搬遷安置點,目前已安置桐崗村地處深山、庫區及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龍灣、江灣等16個村民組共33戶148人。

  “我們一家6口,領到了20多萬元的補助。”洪志華坦言自己沒花什麼錢,就在集中安置點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而且文化廣場、村衛生室等配套齊全,到村部辦事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桃嶺鄉黨委書記李峰介紹,政府新修了主幹道、入戶道路、人行步道,建設了雨污管網,安置點的建設政府統一規劃選址,群眾自願申請建設,新建住房全部採取“一層地下室+一層門面+兩層住房”的多棟連體式分佈,統一的現代民居小洋樓建築風格,比起庫區的幾間磚瓦房,要好很多。

  搬出來了,以前的生産卻並不耽誤,“到庫區只有幾公里路程,騎個摩托十幾分鐘就到。”洪志華老家還種有約200窖茯苓、一些水稻,這些都不耽誤,每年能有1萬多塊錢收入,到了安置點,出行方便了,農閒時在村裏打打零工,比之前還多了份營生。

  現有的配套跟得上,原先的生産不拉下,還能住上新房,李峰介紹,在半島生活的人正越來越多地走出庫區,告別面水背山的生活。

  而由於孤島相對更封閉,搬出後原有生産難以兼顧等因素,在麻埠鎮齊山村海島村民組,搬遷動員就困難一些,施家海表示,搬出來是發展大勢,“相關配套、就業安置等,我們也在積極謀劃,還是希望村民們將來都能走出孤島,上岸生活,這需要過程,也還得加大政策的吸引力。”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30日 10 版)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