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位於大西南深處的六盤水市,以“西南煤海”聞名全國。而今,因發端于該市的“三變”改革農村發展新模式,讓六盤水再次被全國聚焦。追本溯源,這一切還得從盤縣説起。
2012年,盤縣普古鄉舍烹村村民陶正學帶領村民成立了銀湖合作社,引導農民利用土地和資金入股開發項目,形成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模式,從此全村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三變”改革作為一項重大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機制創新,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中攻城拔寨的“雲梯”,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六盤水因此成了全國農村改革的沃土、發展的高地。
“三變”助推盤縣脫貧攻堅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農村集體産權制度下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潛能、作用已經充分發揮,歷史功績已經定格,走到現在,它的局限性已十分明顯(唐園結語)。如今的“三變”改革能否像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一樣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武器,我們無法臆斷,但用它來助推脫貧攻堅,卻成效顯著。
盤縣就是一個擺在眼前的典型。近年來,盤縣以“三變”改革為抓手,以精準脫貧實現同步小康為目標,按照“三變+産業+扶貧”的發展思路,通過發展特色産業、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等八項措施實現收益扶貧,使貧困戶更多分享開發收益、共享“三變”改革成果。
2011年以來,盤縣實現了21個鄉鎮“減貧摘帽”,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3.59萬人,貧困鄉鎮發生率從36.76%降至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4305元增長至2015年的7686元。共帶動了27.87萬農民變股東,6.12萬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320元。
農民日子好了
出盤縣縣城,順著山谷往西南方向行駛約半小時,連綿不絕的高大山脈便映入眼簾。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烏蒙山區的壯美,領略“滇黔鎖鑰”的風光,石家莊村就坐落在半山腰。
深秋的石家莊村閒適靜美,一棟棟嶄新的磚房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烏黑油亮的柏油馬路串村入寨,黃橙橙的玉米閃著金光曬滿了屋頂,慵懶的小狗躺在家門前陶怡在秋高氣爽中,怡然自得……
然而,就在三年前,石家莊村卻是另一番景象。進村路不能通車,家家戶戶還住著瓦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産方式讓許多人家入不敷出,艱難度日,馬金花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那時我家還是土瓦房,辛辛苦苦種一年莊稼才得到幾千元的收入。下雨天娃娃去上學,回來時稀泥完全沒過了腰……”談到以前的苦日子馬金花總是記憶猶新。其實在三年前,像她一樣的農村貧困家庭在盤縣比比皆是。
窮則思變。2014年,石家莊村借著“三變”之東風,在盤縣及亦資街道辦的幫扶下,採取“園區+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立足當地九龍潭生態資源,將村委會及村民土地入股,聚力打造九龍潭森林公園,發展休閒旅遊。
目前,九龍潭景區周接待20000人次以上,石家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投入約600萬元,佔股71.4%;村集體投入約30萬元及100畝土地,折價資金210萬元,佔股28.6%,農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東。
2015年,石家莊村委會分紅8萬元,合作社分紅19.97萬元,還帶動了周邊480人就業。短短兩三年的時間,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過了大半生苦日子的馬金花來説,生活算是有了新盼頭。
“現在路通了,日子好過了,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還能顧家。”馬金花對記者説道:“以前種莊稼只能勉強維持家庭生活,現在農忙時種莊稼,農閒時去九龍潭産業園區上班,種植、掙錢兩不誤,每個月還領兩千多元的工資。”
如今的馬金花家,乾淨整潔的柏油路直抵家門口,去年蓋的一棟三層磚房拔地而起,寬敞明亮的客廳裏電視、冰箱、沙發等傢具一應俱全,小巧玲瓏的落地窗把整個村貌盡收眼底,用她的話來説,“這才像過日子嘛!”
農村産業有了
離開石家莊村,記者來到沙淤村。沙淤村海拔超過1800米,高寒多霧,地勢陡峭、嚴重缺水。説起盤縣火鋪鎮沙淤村,可謂遠近聞名。
2013年,時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深入盤縣檢查抗旱工作時,就來到火鋪鎮沙淤村。那時的沙淤村交通不便、飲水困難、房屋破舊,大旱之後的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顆粒無收,經濟收入低,村民生活艱苦。
此後,縣委縣政府整合資源,結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進行新農村建設,對當地有特色的石頭房保持原貌,對陳舊或新建的磚瓦房,統一“打扮”成白墻青瓦的“洋房”,近400棟民房煥然一新,村容村貌得到整治,
同時,村裏還修通了12公里的油路,硬化路面近30公里。除交通部門投入1000余萬資金外,沙淤村還通過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通組路、門前庭院,原來的沙石路全部“鳥槍換炮”,變成了水泥硬化路。
房子漂亮了,路也通了,然而,問題卻來了。沒有産業支撐的沙淤村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村民收入沒有實質性的增加,大部分村民為支撐拮據的家庭而選擇外出務工,漂亮的新村實則變成了“空殼村”。
“辛苦一年種莊稼還不夠娃娃的學費,年輕人在外面打工,其實也掙不到幾個錢,但總比在家裏種莊稼強得多,要是在家也能打工掙錢,誰願意出去。”在村民鄒小凱看來,根本癥結還是山裏留不住人。
為徹底拔掉窮根,2013年年底,在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沙淤村將村集體土地和農民自留地入股盤縣沙淤農業産業園區,以“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打造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現代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
目前,園區種植櫻花、桂花、高山矮杜鵑等室外花卉2400余畝,玫瑰、繡球等大棚花卉100余畝,年生産大棚盆花逾100萬盆。創立了貴州鄭繼蘭花卉品牌,形成了沙淤高山花卉産業鏈,花卉産業年産值達2100萬元。
園區核心範圍內的沙淤村、岩上村共計1480戶、3460人(其中貧困戶154戶、貧困人口319人)參與園區“三變”改革,按照“三變”模式流轉土地1萬餘畝,涵蓋了花卉、茶葉、元寶楓,紅梨、中藥材等特色産業。
同時,園區産業帶動了周邊1000余農戶就業,季節性用工達5000余人次,固定用工450余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實現154戶貧困戶319人全部脫貧,去年園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414元。
“我們家也入股了兩三畝土地,每畝年底分紅500元,一年就是1500元,加上我在這裡面上班,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正在大棚內摘花的鄒小凱樂呵呵的對記者説道,“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短短的3年時間,沙淤村的變化讓人不可思議。如今的沙淤村四通八達,寬敞的柏油路旁香樟、紫玉蘭、桂花、小葉女貞鱗次櫛比,白墻青瓦的屋舍錯落有致,幾聲犬吠回蕩在村莊的上空,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採訪後記
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源於貴州喀斯特山區的這場“三變”改革,由點及面,由淺入深,迅速刷新著盤縣傳統農業的組織結構、發展形態,成為西南山區廣袤田野最靚麗的風景線。
“三變”改革激活了城鄉存量資産、自然資源、人力資本,促進了農業生産增效、農民生活增收、農村生態增值,對於農村生産經營體制有重要突破意義,對於脫貧攻堅有重要推動意義。
實踐證明, “三變”改革,通過股權紐帶模式,徹底激活了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産、人力資源等各種要素,最大限度釋放了個人生産力和社會生産力,有力促進了農業産業增效、農民生活增收、農村生態增值。
從去年年底開始,“三變”作為統領全省農村改革的“牛鼻子”,正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從盤縣擴散至全省。目前,已有21個縣、195個鄉鎮、1278個村開展“三變”改革,涉及295萬農村人口,同步小康指日可待。
兩天的蹲點採訪,天氣都很好,也收穫頗豐,各個村莊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農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不論是去石家莊村還是沙淤村,最明顯的感觀就是:路通了、房子新了、日子好了、農民笑了。
或許到現在馬金花都沒弄明白,同樣的土地,為何以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現在卻家家殷實,戶戶慶豐?然而,時間會證明,像她一樣的千萬戶農民卻是“三變”改革的受益者,也是貴州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