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成渝陸路交通“蝶變”之旅

中國新聞來源:當代黨員全媒體 2016年07月13日 22:4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2016年5月13日晚上7點多鐘,重慶火車北站北廣場。

  夜幕降臨,廣場周圍的燈光早已亮了起來。

  從成都東開往重慶北的G8543次列車緩緩停在了站臺。

  車門打開,汪筱玉左手捏著車票,右手提著簡單的行李第一個走了出來。

  坐上出租車,望著車窗外不遠處小區樓上的點點燈光,汪筱玉疲倦的臉上露出了微微笑容。

  那點點燈光,像天上的繁星一樣美麗,讓人感到特別溫馨。汪筱玉心底油然生出一種迫切的歸家感。

  在過去近30年時間裏,早已在成都成家立業的汪筱玉一直穿行在成渝雙城之間。特別是近年來父母年邁多病後,她更是成了“週末候鳥”,幾乎每週都要回渝陪伴雙親,盡一個女兒的孝道。

  “有首歌不是唱麼,‘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以前,這一張張車票串連起了我的兩個家,只是那時候覺得兩個家遠在天邊,現在卻是近在眼前。”看著仍舊捏在手裏的車票,汪筱玉輕輕地説。

  往事如煙堪回首

  ——一條成渝鐵路背後的艱辛故事

  “一唱那成渝路,有話説從頭。四十年來説修路……四唱那成渝路,通車到成都,四十年希望實現了,鞭炮響連天……”

  2016年5月14日一大早,82歲的鄰居吳春銀大爺就來汪筱玉的父母家串門了。

  才進門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吳大爺就開始邊打拍子邊哼唱起《四唱成渝路》。

  吳春銀曾經是成渝鐵路的築路工人。

  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正式破土動工,當時有10萬民工參加築路。

  “那時候修築鐵路,不得不在沿途的山坡溝壑中安營紮寨,常常與工友們晚上睡稻草、蓋草席。條件異常艱苦,但大家的幹勁很足。”吳大爺説。

  但由於物質匱乏和技術落後,剛修鐵路時效率並不高。

  “我們就利用休息時間找到專業人員學技術。缺少生産生活用具,我們就自己動手製造扁擔和鋤頭。”吳大爺沉浸在遙遠的記憶中。

  為保持施工進度,在缺少大型機械設備的情況下,他們就用火把照明,夜以繼日,使用鋼釬、大錘和十字鎬等簡便工具開鑿路基,工程一點點向前延伸。

  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1952年7月1日,一聲汽笛長鳴,精心裝飾的一台蒸汽機車拉著車廂緩緩駛出重慶菜園壩火車站,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運行,抵達成都火車北站。

  由3萬多解放軍和10萬民工修建、全長505公里的成渝鐵路正式通車。

  但是,由於修建時面臨各種困難,導致這條鐵路先天不足。

  1988年,在成渝鐵路通車30多年後,汪筱玉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成都工作,並成家立業。

  當時,成渝間的通道只有318國道和成渝鐵路,而後者成為汪筱玉回渝的首選。

  “505公里,時速只有40公里,一般坐晚上的火車,在車上蜷縮一夜,第二天清晨到達。由於還是蒸汽機車,每過隧道,都會煤煙撲面、氣味嗆人,下車後整個人都是灰頭土臉的。”回憶那時坐車的情景,汪筱玉感覺仍歷歷在目。

  不用揚鞭自奮蹄

  ——成渝高速公路的迎頭追趕

  1995年,這樣的情況得到改變。

  當年9月,成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成渝間的時空距離,由鐵路的12個小時左右縮短至高速公路的5個小時。

  吳春銀的兒子、曾經在重慶市道路運輸協會成渝高速直達客運分會運調中心工作的吳三勤,見證了成渝公路客運的發展變化。

  他至今記得,第一天跑成渝高速的大巴車只有7輛,但全是售價200多萬元的豪華客車。“當年,200多萬元的大巴車在中國根本就找不到市場,成渝高速直達客運率先為這種車型開闢了市場”。

  良好的車況及時間的大幅縮短,迅速將大批往來成渝的客流,從成渝鐵路引向了成渝大巴。

  汪筱玉回家時也開始改乘成渝大巴。

  “真是舒服,車大、位置寬敞,開得穩,時間還短。”汪筱玉感嘆。

  隨後,鐵路部門因為客流急劇萎縮而調整運力,停開了兩趟成渝列車。這刺激了更多的成渝大巴投入市場。

  “開通當月,豪華大巴就增加到了幾十輛。”吳三勤回憶説。

  開通當年,最高峰時投入運營的成渝大巴車多達300多輛,日發送乘客平均5000人次。

  但是,在成渝大巴越來越多的同時,常常坐大巴往返于成渝間的汪筱玉見到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

  “最慘烈的一次車禍,是有一年春節坐大巴返回成都,龍泉路段近百輛車的連環交通事故,車翻到路邊的、小車鑽到大車底下的……”説起那次車禍,汪筱玉仍心有餘悸。

  這讓她心裏常常都是沉甸甸的,以致後來每次路過龍泉路段時,腳趾頭都抓得緊緊的。

  成渝演繹“雙城記”

  ——“子彈頭”時代的同城生活

  2006年,成遂渝鐵路建成通車,成渝之間第二條鐵路客運通道形成。鐵路運行時間縮短至四個小時,成渝兩地之間的空間距離進一步縮短。

  “盼了十多年,成遂渝鐵路終於通車了,並且是雙層車體,而且車票也比原來便宜了近一半。”汪筱玉介紹。

  但是,汪筱玉仍然感到苦惱,由於車次少、車票便宜,她經常買不到票。

  這樣的情況在2009年9月26日,首趟被稱為“子彈頭”的和諧號動車D5122次列車正式開通,運行時間進一步減少到2小時20分鐘以後愈發明顯。

  2010年5月初,汪筱玉的媽媽突然病危。

  汪筱玉急於回家,在好一番忙碌後,她還是沒能買到最近車次的車票。

  “最後被迫從‘黃牛’手裏買高價票才回的家。”汪筱玉説。

  再後來,她開始每月兩次甚至每週一次回家探望父母的時候,都要提前幾天才能買到週末的票。

  “運氣不好買不到票,就站兩個小時回來。”汪筱玉感嘆。

  2015年12月26日,汪筱玉又迎來了好消息。

  這一天,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並從2016年1月10日起,日開行32對動車組列車。

  “耗時更短了,而且沿線都是人口密集地區,旅遊、休閒都不錯。車次安排也趨於公交化,我可以想走就走、想回就回,不用每次都提前搶票。”看得出,汪筱玉的心情輕鬆了不少。

  2016年5月15日下午5點多,在重慶度過週末後,汪筱玉又登上了返回成都的G8542次列車。

  “成渝兩地之間,我前前後後穿行了近30年。這些年來,我充分感受到了交通發達帶來的變化。成渝高鐵通車後,我又見證了一個新的時空格局,這讓我對兩城的未來充滿了新的期待。”汪筱玉表示。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