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地方談】“三同” 促城鄉協調發展上臺階

中國新聞華龍網 2016年04月05日 19:4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殷建光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作為最年輕、市情也最特殊的直轄市,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協調發展之路?近年來,重慶不斷探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4月4日重慶日報)

   這份答卷,寫滿人民幸福,發展和諧,是一份美麗答卷,這份答卷的主要內容就是“三同”加強薄弱區域建設。

   發展同步。過去,城市發展快,農村發展慢,是基本現實,根本原因是因為農村沒有找到自己正確的發展道路,現在,我們積極進行城鄉協調發展,努力探索和發現農村發展的道路,讓農村的發展速度與城市同步,甚至比城市發展還要快,比如農村土地流轉搞規模經營,比如農村發展旅遊,比如根據所處的功能區域發展自己的特色産業,總之,薄弱區域之“薄弱”變成了一種發展資源,再加上政府政策“不取多予” “少取多予”,“促品提質”的扶持,發展同步時代悄悄走來。城鄉協調,發展速度首先協調起來了。

   要素同權。過去,農村的生産要素是呆板的,機械的,被束縛住了,現在,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的全面普及,農村的生産力要素有了權利,呆板機械的資源活起來了。勞動力、資本、土地,是最重要的三大生産要素。重慶通過制度創新,讓這些要素在城鄉、區域之間有序、順暢流動,激發了薄弱區域、薄弱産業的活力,讓薄弱區域的生産力要素爆發出強大的活力,必然促進薄弱地區的快速發展。重慶通過制度改革,盤活“沉睡的資源”,積極探索將承包地、林地、宅基地、農村塘庫堰、地上種植物及大棚等納入抵押物範圍,去年全市農村産權抵押貸款達到800億元,這是薄弱地區發展的巨大資金力量。

   生活同質。城鄉協調發展的最終效果是看生活有沒有同質,就是城市的生活與鄉村的質量是不是一樣。這就需要大力加大薄弱區域的公共設施建設,根據薄弱區域的具體特點,打造個性公益服務保障,比如醫療,比如衛生,比如交通,等等。截至去年年底,重慶已建成2606個“撤並村”衛生室,每個村衛生室都有相對獨立的診斷室、藥房、治療室,配置基本醫療設備,而且,重慶還破除城鄉戶口限制,職工身份限制,建立起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機制。等等,這是都是生活同質的基本保障。

   “三同”建設是城鄉協調發展的動力源,也是城鄉協調發展的標準,重慶如此,其他地方的城鄉協調發展也應如此。城鄉協調發展,只有發展相同,要素同權,生活同質,才是城鄉協調發展的本質體現。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