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從改革開放“探路者”到新時代“示範區” 深圳勇立潮頭創奇跡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08月26日 20:0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建立40週年。40年來,深圳從昔日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繼續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奮勇向前,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這裡是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23平方公里的區域,分佈了212個産業園區,有超過一千家高新技術企業。而在40年前,這裡是一片空曠的爛泥塘。1980年,黨和國家作出興辦經濟特區的重大決策,深圳經濟特區率先建立。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 毛艷華:怎麼樣在特區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來探索釋放生産力,經濟特區沒有先例,摸著石頭過河去探索。

從第一張股票發行,到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建立;從第一個進行分配製度改革,到第一個實行工程招標,創造三天蓋一層樓的奇跡,深圳成為改革開放的縮影。

40年來,深圳在各領域改革中,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改革不停頓,今年3月,深圳又發佈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提出實施“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政務服務模式,利用科技賦能營商環境改革。同時,國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也在深圳啟動,醫藥衛生、財政預算管理、土地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深入推進。

改革開放是深圳的基因,也是跨越發展的密碼。在前海,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等領域誕生的573項創新制度,在推動深港合作、服務內地和對外開放等方面成效顯著,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 王錦俠:加快推出前海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案,攜手港澳不斷增強對外開放的門戶功能、全球資源的配置功能,為大灣區建設不斷提供新的有效支撐。

創新是深圳的底色。從建市之初,科技基礎幾乎為零,到如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之一。40年來,深圳堅持走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基礎創新、源頭創新,打造國際科創中心。如今,超材料、基因測序、柔性顯示等技術處於世界前列水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匯集了生命科學、信息技術等一批前沿性、前瞻性的科研團隊和項目。華為、騰訊、大疆等一批科技巨頭企業在深圳誕生成長。2019年,深圳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700多家,總量超過1.7萬家,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值2.62萬億元。就在幾天前,深圳還率先建成超4.6萬個5G基站,成為我國首個5G基礎設施全覆蓋的城市。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黃偉: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是雙輪驅動,未來我們將會進一步探索科研的制度和人才的服務上的銜接,形成一個深港兩地攜手共進、共同服務於大灣區建設、共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嶄新格局。

讓改革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從孩子入學到養老服務,再到看病就醫;從水污染治理到空氣質量提升,再到生態園林城市,群眾的“幸福感”在深圳看得見摸得著。

市民:這幾年的體驗覺得深圳市的整個建設,包括市容建設、環境治理、還有文化建設是越來越好,幸福感是越來越強了。

新時代賦予深圳新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這意味著深圳將從“單項冠軍”變成“全能冠軍”,作為國家“戰略代表隊”在全球城市競爭中率先衝刺。目前,深圳已從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等五大方面,制定127項目標任務。

深圳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吳思康:在40年新的起點上,深圳全力推動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務的落地實施。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等一系列前沿性的工作,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已經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的全球標桿城市。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