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尋找鄉村創業致富榜樣”大型主題活動 >
中新網台州4月16日電(記者 邵燕飛 通訊員丁必裕)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要麼選擇考取公務員,要麼想方設法留在城市工作。幾乎很少有大學畢業生回家務農。
而在浙江天臺縣平橋鎮,有這樣一位90後女大學生,不去考公務員,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卻跳回“農”門,回家養起了牛。
選擇回家養牛
她叫張涵,1990年出生在天臺縣平橋鎮溪邊張村,今年將畢業於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
現在,張涵在家跟着父親學習養牛。她説,對於農業,特別是養牛方面,自己一竅不通,從零開始學起,慢慢積累經驗。
為什麼會選擇回家養牛?張涵説,回家養牛的決定是去年暑假做出的。當時在家看到父親養牛很辛苦,自己即將離開大學校門跨入社會,一方面想著自己就業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想著怎麼樣為家裏分擔責任。
大學前兩年時間,張涵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對於未來就業方面沒有想太多。兩年過去了,許多大學生開始考慮就業問題了。張涵也不例外,開始注意各方面的宣傳政策。有一點她發現,最近許多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業方面的,而且黨和政府對農業非常重視,扶持力度每年都在加大。從長遠來看,選擇農業應該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學校也鼓勵大學生創業。而家里正在養牛,是不是可以選擇回家養牛。
通過將近一年的思考,去年暑假,她在家里正式將這個想法告訴家人。當時家人還有不同意見,認為大學生回家養牛不合適,那大學不是白讀了,應該考取公務員或者留在大城市當白領。然而,經過全家人一個暑假的認證,最終統一思想:支持張涵回家養牛。
金子開始發光
當家人思想統一後,張涵開始學習養牛。在父親的手把手輔導下,她開始脫下淑女裝,穿起了養牛服,從零開始學習喂牛、牛種的辨別、疾病預防……
除了向父親、周圍農民學習他們的養牛經驗外,她買來許多養牛方面的書籍,還利用電腦到網上學習。
張涵利用自己在大學裏學到的知識,為家裏牛肉銷售出金點子。經過多方面調查,她了解到在寧波銷售的牛肉大多品質差,居民很難買到優質的牛肉。她説:“我們可以在寧波設立自己的銷售點,專門銷售自家産出的優質牛肉。”
這個想法馬上得到家人的支持,他們在寧波最大的農貿市場設立了一個牛肉銷售點,通過幾個月的運行,她家的牛肉銷售點猶如鶴立雞群,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回頭客很多。張涵説:“我們在寧波這個銷售點,一定要堅持銷售優質牛肉,這樣長期堅持會打出品牌,有利企業發展。”
張涵的第一個金點子得到全家人的肯定,父親張式行笑着説:“現在看來,選擇回家養牛也許是正確的。”
張涵説,辦實業,我們得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商標。在家人的支持下,馬上去註冊了一家公司和商標,公司名稱叫做天臺行寶牧業有限公司,商標名稱為“溪邊”。
這次註冊公司和商標,家人一致同意讓張涵“出任”法人代表。
父親張式行説:“我們這一代人幹農業不懂品牌、銷售、管理……其實幹農業更需要年輕人,因為他們懂知識、有文化,用現代理念去幹農業才能把農業做好做強。”
帶領農民致富
現在,張涵開的天臺行寶牧業有限公司養牛場60多畝,各類牛300多頭,還承包了100多畝田地種植玉米、牧草,用來當飼料。
張涵告訴記者:“我現在有一個近期規劃,就是爭取三到五年時間,將存欄量突破1000頭。”
對於天臺小狗牛産業的發展,張涵也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她説,小狗牛是天臺縣一個獨特的優質品種,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公司現在就開始着手,努力繁殖更多的純正小狗牛,保護好這個優質品種,也為今後公司發展打下基礎。”
“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帶領農民致富,沒有農民致富,企業自身很難發展。”張涵説。目前,張涵正在考慮如何帶領周邊農民致富。
她説,現在農村還有許多人找不到致富的門路,也不懂銷售,更不懂技術,要他養二三頭牛是可以的,但是要規模養殖就難了。
張涵説:“我們正在考慮寄養模式,就是將小牛放給農戶養殖,養大了有公司來收購。讓農民養牛沒有壓力,保證農民有錢可賺。這個方案還在完善中,計劃今年寄養50頭,五年實現500頭放養目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