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電視理論專題片《從怎麼看到怎麼辦》 >

創作談:從怎麼看到怎麼辦--就是一種態度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周旭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給世界經濟帶來災難,中國經濟也同樣受到衝擊。作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國,就業問題也十分嚴峻,特別是在今年,又出現了新的情況,在沿海各地招工難的大背景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搶工人的現象,如何破解當前的就業困局?

  春節剛過,去年臺裏做"七個怎麼辦"的同事們再度緊急集結,計劃著新的系列"八個怎麼辦"。從怎麼看到怎麼辦應該是個跨越,我再此擔任了就業分集的導演。但去年做"怎麼看就業難"已經為我了解中國的就業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再做"怎麼解決就業難"並沒有讓我感到輕鬆。因為就業問題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問題,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會困擾我們。在和專家的前期策劃中,我們確立了方向,經濟方式轉型、創業帶動就業以及加強職業培訓被公認為解決就業難題的三個法寶。

  中國當前的經濟模式制約就業增加。一方面,造成經濟增長快速發展的原因是政府主導的投資,但是這些投資並不能帶來多少就業機會,中國10%的增長僅能帶動4%的就業水平。而當時當時日本、韓國和亞洲四小龍,用10%的增長換來了6%的就業。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長期處於産業鏈的低端,內需不足,對外依賴性非常強。造成了沿海地區企業難以大幅提升工人待遇,很難找到工人。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刻不容緩,我們提出要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從大學生就業難,我們看到大學生都擠著、爭著要去國家機關當公僕,去壟斷國企、外資企業。隱藏在"大學生就業難"命題下的是中小企業的"人才荒"問題。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個體戶的註冊資本金十幾萬億,經濟增長主要是靠這一塊,但他們招不上人才。而民營企業往往又是創業和創新的基地。我們談創業,大部分都是創立的民營企業,大學生也不例外。但是作為社會的優秀份子,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目前並不高,我們發現在校通過進行必要的創業培訓,也很有價值。

  教育應該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並適度超前。但長期以來,我們的職業教育一直在相當程度上脫離經濟、脫離生産,忽視現實生産力的要求,所以才會導致出現技工荒和應屆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國家正在調動各方資源,和企業、社會一起進行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十二五"期間,力爭使每個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勞動者都有機會接受培訓。每個在崗的職工得到至少一次技能提升培訓,每個有培訓願望的創業者都參加一次創業培訓。

  工作崗位不僅是因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它而生存,它還是人們融入社會、實現自我以及為後代帶來希望的手段。雖然就業難不會因為節目的播出而立馬消失了,但是讓我們看清了方向,增強了戰勝困難信念。從怎麼看到到怎麼辦,它代表了一種態度,我們不僅要正視問題,還要有解決難題的決心和行動。

責任編輯:劉慧

熱詞:

  • 創作談
  • 從怎麼看到怎麼辦
  • 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