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陳淮炮轟“山寨版”以房養老 >

以房養老的四大問題阻礙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2日 0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雖然中信銀行的“養老按揭”説起來有自己的優勢,可以讓老年人拿到比出租房産高得多的現金來養老,充分享受晚年生活,但是推出一個多月以來目前還是問的多,做的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看起來很美的“以房養老”落實起來卻困難重重呢?

  傳統觀念抑制推廣

  對於以房養老來説,就像送老人到養老院的老話題一樣,首先面臨的就是傳統觀念的衝突。在龍潭公園,一位看外孫的老大爺聽記者聊到“以房養老”的話題時,都沒等記者把情況介紹完就乾脆地説:“抵押房子來換養老金?不可能!別説我現在退休金還能夠維持生活,就是不夠花了,也有孩子呢!反正不會把房子押出去,要是這麼做了,人家會覺得你的孩子沒本事。另外,這房子是我要給孩子留下的財産呀,不能給銀行。”老爺子堅持認為,把自己的房産傳給子孫後代是老輩留下來的傳統,不能丟掉。儘管很多老年人已經不那麼堅持“養兒防老”的觀點了,但是把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大的財産冒著不還款就收回的風險抵押出去,無論如何都讓老年人感情上接受不了。去養老院很多人都覺得沒面子,把房子抵押了這種做法就更讓老年人為難了,在記者隨機採訪的七八位老人中,全都表示不能這樣做。只有一位老同志留了一點活話:“我們兩口子有三套房,如果實在缺錢了,可以拿一套去試試。”

  雖説“以房養老”的概念進入中國已有一段時間,但正是這種把房産留給子女的觀念制約了其推廣。2007年的重陽節,石景山區試點首家通過房屋租賃方式提供養老服務的新型服務模式,該模式在石景山壽山福海國際養老服務中心率先推行,該項目被稱作“養老房屋銀行”。作為整個事件的幕後策劃,趙良羚向記者介紹説:“我們當時的服務模式是,由養老院與地産經紀公司合作,對老人的房屋進行出租,所得的房租返還給老人,以抵免在養老院的所需費用,或由老人自行處理。但是由於當時的合作方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很多老年人其實是自己把房子出租了,但也算是以房養老了吧。”

  説到為何不用國外的倒按揭模式,趙良羚認為,主要是顧慮倒按揭影響産權,中國的老年人接受不了。“老年人的觀念往往是我自己有房産,要傳宗接代,我走了以後給孩子留一點什麼。我接觸很多老人,房産證就別在腰裏,一聽説做倒按揭,就怕房子沒了。當時我們就出了一個主意,叫做‘房屋銀行’,産權給你。現在養老院普遍最低都要兩千塊錢,管吃管住管護理。但兩千塊錢的水平,肯定護理難以到位,一個人護理十個人和一個人護理一兩個老人肯定不一樣。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中國式的‘以房養老’——把房産放在仲介,靠租金過日子。”

  適用人群數量較少

  説起“養老按揭”和傳統按揭的最大區別,中信銀行王劍認為:“過去,銀行貸款一般都是先一次性發放一筆總額,然後分月還。而養老按揭則是零貸,每月發放一小筆,最後一次性償付本金總額。概括為按月還息,到期一次性還本。”如果到期後不能償還本金,房子該怎麼辦?他表示,如遇這種情況,將以所抵押房産處置後資金償還銀行貸款。前面記者已經給養老按揭算了一筆賬,實際上如果純粹想賺錢,這樣的方式是不合適的,它本質上是一項抵押貸款業務,貸款人要以支付利息為代價。但是如果10年之內經濟負擔較重,並且預期將來有還款能力,這便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如果申請人剛好55歲,還沒有達到領取養老金的年紀,但是家庭條件很拮據,比如孩子正在上學,開支較大。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抵押房屋,等將來孩子工作了,自己也有養老金了,就有能力償還貸款了。從這個角度來説,這種方式的“以房養老”是一種過渡舉措。依照中信銀行的設計,只有年滿55歲以上的老人,名下有兩套以上的房産,才符合貸款條件,適用人群比較有限。

  和北京石景山區壽山福海養老中心的先期嘗試一樣,早在2007年,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也曾推過一種叫做“住房自助養老”的創新型“以房養老”模式,一時吸引無數關注。與傳統倒按揭貸款不同的是,該模式從一開始就變更了房屋産權人。具體程序為:老年人將自有産權房屋出售給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並選擇在有生之年住在原房屋內,出售房屋所得款項在扣除房屋租金、保證金及相關交易費用後由老人自由支配。不過,這一模式後來因真正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很少而停止。現在,中信銀行的這種“養老按揭”也在不知不覺中把適合的人群限制在很少的人群中,所以這也就成了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熱詞:

  • 倒按揭
  • 本金總額
  • 房齡
  • 養老服務
  • 養老問題
  • 以房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