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中國入世十週年 >

中國入世十年“世界觀”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劉雲飛)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週年,新華社記者近期就這一歷史性事件走訪了部分外國專家和經貿界人士。他們普遍認為,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大門,並在接觸、碰撞與融合的過程中走上復興之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入世加速了這一進程,成為中國與外部世界實現“雙贏”的潤滑劑與助推器。同時,中國入世也重塑了世界經貿格局。

  全球貿易推動者 在交融中實現共贏

  數據顯示,2001年國際貿易總量為12.6534萬億美元,2010年為30.3870萬億美元,十年增長逾140%。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從5098億美元增至近3萬億美元,增長4.8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服務貿易方面,中國進出口規模從719億美元增至3624億美元,增長4倍。

  這期間,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從2001年的11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10年的近40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10%。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按匯率法的GDP計算)已升至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總量比重升至超過9%。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由2000年的800多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

  幾個曲線圖形象地表明,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入世給全球貿易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而這十年中國與其他國家分享繁榮並實現共贏。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入世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促進了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極大增強了中國發展的內在動力。

  2010年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首次進行量化分析後表示,中國與外界的貿易和資本流動可通過不同渠道影響其他國家經濟增長。10年來,中國每年平均進口7500億美元商品,相當於為貿易夥伴創造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累計匯出利潤2617億美元,年均增長30%。中國對外投資企業聘用當地員工接近80萬人,每年在當地納稅超過100億美元。此外,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為國外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實惠。

  曾與中國進行入世談判的美方核心人物、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説,中國入世後在經濟增長、工業化、現代化、提升在國際經貿體系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取得跨越式進展。加入世貿組織幫助中國進一步鞏固了改革開放勢頭,幫助中國在全球成長和崛起為經濟大國,也使世貿組織成為一個更完整的體系。同時,中國入世加快了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已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中國經濟專家桑田良望説,入世前中國國內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這是巨大機會,一種認為這將給中國經濟和産業帶來巨大衝擊。當時“狼來了”的悲觀看法比較盛行。從這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看,可以説“狼沒來”。

  他説,入世給中國帶來三大明顯好處:中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持續擴大,中國製造的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已有十足競爭力;隨著中國國內市場對外開放,中國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産品和服務;入世有力地推動了市場化改革。

  日本中央大學教授服部健治認為,入世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和機遇。十年來,中國企業和市場經濟發展壯大,離不開政治環境、政策、法制的逐步改善和健全。他同時表示,中國企業品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中國經濟整體實力不合拍。關鍵問題在於産品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正面臨從貿易大國向強國的轉型。從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趨勢看,以競爭優勢為導向的外貿發展模式正逐步取代以比較優勢為導向的外貿發展模式,提高出口競爭力成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外貿和吸引投資的主要目的。

熱詞:

  • 世界觀
  • 中國關稅
  • 中國對外貿易
  • 中國服務
  • 2010年
  • 中國發展
  • 公平貿易
  • 2009年
  • 多邊貿易體制
  • 金融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