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近億噸鐵礦石壓港滯銷 >
經濟觀察網 張向東/文 近期鐵礦石價格的暴跌,讓中鋼協的負責人發出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慨。這感慨如同淤積已久的一口長氣,現在隨著市場的變化終於可以吐出來了。
中鋼協最近對八大港口的調研得出的結論是,積壓礦石達到近1億噸的歷史高位,三大礦山公司運至港口的礦石招標價格由最高時的170多美元跌至120多美元,還無人應標。市場的變化,讓礦山公司其對中鋼協的態度,從一度的不理不睬,開始轉變為有所回應,並積極溝通。這樣的局面,對中鋼協乃至整個中國鋼鐵行業來説,都是期待已久。
問題是,中鋼協能夠抓住機會,為以後的價格形成機制掙得一絲顏面嗎?還是會重蹈2009年市場轉變中的覆轍?
新的中鋼協上任以來,一改上屆高調強硬的作風,轉向低調和穩重,這一點從推出鐵礦石價格指數的過程中就可看出。中鋼協曾多次對外稱,推出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指數僅僅是為了一個參考,對上屆多次喊出的話語權、定價權等敏感詞彙一概避之。
但現在看來,中鋼協似乎正在試圖抓住眼前的機會,將鐵礦石價格指數派上用場。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日前證實,目前正在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定價機制進行溝通,並且得到了來自他們的回應。中鋼協表示對於眼前鋼廠與三大礦山公司的合同不干預,這些合同中既有現貨定價亦有指數定價,但中鋼協對未來的考慮是“一個新想法”。這個想法是“一套穩定的、有序的、透明的價格機制。”
張長富的這一表態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訊號是,礦價的暴跌,讓不管是中鋼協還是三大礦山公司,都想看到目前定價體系的變化。
淡水河谷的首席執行官已經放話稱,將會大幅縮短議價週期,傾向採取現貨市場價格與購買方簽署合同。在此輪鐵礦石暴跌行情到來之前,這位首席執行官先生一直宣稱支持季度定價。而另一方面,已經有國內鋼廠要求和三大礦山公司重新商談四季度的價格。主張重談,意味著想按照四季度的現貨市場確定下調價格。
礦山和鋼廠雙方的變化,讓鐵礦石談判重啟的可能性陡然增大。對於中鋼協來説,無論其“新想法”如何穩定、有序、透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已不可能再在回到年度長協價時代,就算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河西”也已非彼“河西”。
在被人猜測不斷的中鋼協的“新想法”中,能夠得到三大礦回應的,恐怕只有如何增加靈活度和透明性這一點——指數定價將依然是基礎,核心是中鋼協想要把自己制定的鐵礦石價格指數,作為未來定價的參考指標之一。
這是能夠讓雙方相互繼續溝通下去的唯一基礎。回到長協,已無可能;全部推到現貨,鋼協不會接受,雙方也沒有繼續接觸的必要。
應該看到,三年過去後,鐵礦石的定價體系其實已經非常混亂了,在目前鋼廠與礦山公司簽訂的鐵礦石價格合同中,長協、季度、月度、現貨四種形式都有。這是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留給中國鋼鐵業的遺産。當時,受到一場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的鐵礦石價格也是一路暴跌,中國港口積壓的礦石也是屢創新高,鋼廠面對的情況也和今天差不多相同。當年市場的變化給談判中的雙方都提供了機會,不過,最終機會還是被礦山公司所利用,原有的年度協議機制徹底崩潰,基於指數的季度定價機制登場了。
三年過後,市場似乎重演,機會重來。換過人馬的中鋼協這一次能夠抓住嗎?還是會再次被礦山公司利用,成為進一步縮短定價週期甚至推向現貨的契機?
應當指出的是,定價機制的核心是價格形成的標準,有利的標準之下,週期的長短,對於現在的鋼廠來説,其實意義不大。實際上,就礦業和鋼鐵兩個産業的運行特點來説,市場的價格過於頻繁波動,對雙方都未必是好事。
最後一個問題是,在當前的礦價下,在全球鐵礦石供給未來幾年將大幅增加的預期下,在中國鋼廠這幾年擁有的海外鐵礦石資源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即便是鐵礦石定價體系變成全現貨了,對中國鋼鐵行業來説,就一定是壞事嗎?——當然,金融化是另外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