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破題 > 最新消息 >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6日 16: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6月的北京驕陽似火,在中國人民大學西門外的一間雅室,《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馬丁 雅克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眼前的馬丁 雅克個頭不高,一襲白衫,儘管天氣炎熱,袖口依然緊扣,彰顯英國人特有的紳士風度。锃亮的腦頂與額頭,沁出點點汗珠,一副白邊眼鏡掩飾不住銳利的眼神,幽默與機敏與65歲的年齡反差鮮明。“你好!”一句略顯生硬的中文,拉開了我們對話的帷幕。
我低估了“統治”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爭議最大的當屬書名這七個字。“為什麼會用這樣一個書名?”相信是馬丁 雅克中國之行回答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而《經濟參考報》記者最關心的是出版社以及譯者就本書書名與其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溝通?
“坦白講我自己低估了這個問題。”馬丁 雅克説,“這本書的翻譯者張莉曾經在去年11月份聯絡過我,當時我在美國,張莉問到這本書的題目究竟想表達怎樣的意思。我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可能源自於自己的無知。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跟中國的朋友討論一下這個題目是否合適,就不會自己做決定。今天來看這個題目對或不對,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我不能責備任何人,畢竟是自己的錯誤,是自己忽視了這個問題。”
“統治”,中國人的理解就是霸權的意思。“你對中文的‘統治’一詞是否有正確的理解?”《經濟參考報》記者詢問。
馬丁 雅克將其歸咎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我知道要想準確地翻譯是比較難的事情,在英語裏面‘統治’這個詞與中文的意思不太一樣,並不是指你真的要主導什麼東西,而是一個比喻意義,有文化內涵。用統治這個詞有時是一種反諷的意味,但是當翻譯成中文這種語氣就消失了,就會産生另外一個含義。”
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了信心
《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中,所有的預測都是基於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書中引用了高盛的預測,到2050年中國G D P將達到美國的兩倍。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經濟還存在很多問題,甚至有人認為中國離當初日本經濟衰退只差一步之遙。面對這種質疑,馬丁 雅克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我不認為中國現在情形跟日本的情況類似。”馬丁 雅克語速加快,“我之所以説中國和日本情況不太一樣,原因在於,日本經濟在遭遇危機的時候,已是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而中國現在仍然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處於農村,中國的經濟騰飛只進行到一半。中國經濟的本質跟日本當時相比是不一樣的,所以日本這種類型的危機不可能發生在現在的中國。”
馬丁 雅克緊接著説,“預測只是一種預測,可能對,也可能出現誤差。”
“在你的書中比較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時候,很多是用G D P這個指標,現在國際上對G D P這個指標存在很多質疑,認為它不是客觀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一些灰色經濟、地下經濟等等並不能完全體現,包括聯合國也正在考慮用一種人類發展指數這個指標。你用G D P指標來比較國家間的經濟實力是否科學?”《經濟參考報》記者問道。
“針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現在的確有很多不同的衡量標準,比如匯率、GDP、購買力評價體系,也有聯合國在世界發展報告當中用人類發展指數。這些都是可以作為計算衡量標準。但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指標 目前最重要的一個標準還是GDP,當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其他標準可能會慢慢被採納。”
這時,馬丁 雅克提議吃點冰激淩休息一下。望著這個英國老頭一勺一勺吃冰激淩的專注神情,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萌發寫作到付印成書用了他13年時間。
《當中國統治世界》極力推崇中國的發展模式,打破了實現現代性只有西方現代性一種模式的傳統觀點。馬丁 雅克的書以及他個人的觀點帶給我們愉悅的同時,更想聽一聽他眼中中國存在的問題?
馬丁 雅克直言:“中國社會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會對中國經濟改革造成影響,如果這種不均等加劇的話,一定會激化不滿的情緒 , 最終會影響到社會穩定。”
他認為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雖然中國很多地方的經濟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引擎還是來自於廉價的勞動力,以出口為基礎的外向型經濟。中國怎麼解決發展結構問題可能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第三個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民族政策。
針對中國的崛起之路在國際上會遇到哪些障礙?
馬丁 雅克的觀點是:“好奇、探究,其中還夾雜著焦慮、恐懼的情緒和態度。”這是現在其他國家看待中國的態度。他認為,“目前這種以廉價勞動力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總體來看對世界其他國家還是有益的。”
隨著中國在世界地位的上升,外國人的態度會有所轉變,他們的焦慮和恐懼可能不斷上升,到某個點可能會引起他們行為上的反映。馬丁 雅克説,“到時候情況有可能是中國所不能控制的。”假設目前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再延續十年,美國人對他們這種生活水平的下降會有越來越多不滿的情緒。中國就會成為這種情況的替罪羊,美國有很多人把這歸結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現在很多政客有這種説法,美國也有人支持這種説法,所以導致美國對中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
馬丁 雅克認為,目前中國應該特別謹慎的一點是,中國要採用實用主義的路線,千萬不能惹怒或者激怒其他國家,中國一定會在將來以深刻的方式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但關鍵問題在於如何進行這種轉變,可以以一種穩定其他國家情緒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用激進的方式進行。
“目前中國領導人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這種策略應該保持下去。”馬丁 雅克認真地説。但是隨著中國實力的上升,中國信心的增加,一些行為可能會變得更趨向於比較激進,這就會帶來一定的危險性。比如説80後、90後,這一代人是成長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他們有著天然的優越感。當他們成為政府的中流砥柱,開始建設國家的時候,這種優越感有可能會給中國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這時,馬丁 雅克拿起手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不無歉意地説,“非常抱歉,我不得不結束採訪,到了給我兒子打電話的時間。”記者於是起身與馬丁 雅克握手告別。
馬丁 雅克小傳
馬丁 雅克學貫東西,是LSEID EAS(該中心主要研究國際事務、外交和宏偉戰略等)的高級客座研究員,同時也是倫敦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曾在京都立命館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創辦英國智庫Demos,亦有豐富的新聞從業經歷,做過《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衛報》和《新政治家》的專欄作家,以及《獨立報》副總編輯,為BBC撰寫和主持過多次電視節目。
馬丁 雅克與人合編和合著的作品有:《勞動向前邁出的步伐停止了嗎?》(1981年)、《撒切爾主義政治》(1983年)和《新時代》(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