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匯金回購=政府救市? >

股民呼籲救市 專家看重治市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16: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就是一個字,虧。盤也不怎麼看了,不敢賣更不敢加倉降成本,就拿著唄。”曾經在股市中盈利最高達到過百萬的許先生昨日對《大眾證券報》抱怨道,人家(歐美)股市跌,我們跟著跌,人家股市漲,我們還是跌,真是搞不明白今年的股市怎麼會這樣。

  就在週四晚間,歐美五大央行稱將聯手向歐洲銀行注入美元流動性,歐美股市迅即響應,當天法蘭克福DAX指數收盤大漲3.15%,巴黎CAC40指數大漲3.27%,倫敦富時100指數漲2.11%,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也均超1%。而週五A股市場僅小幅高開,隨後震蕩下跌,滬指甚至一度翻綠,收盤時僅上漲0.13%,“跟跌不跟漲”的情形再次出現。

  從基本面來看,我國上半年GDP增長9.6%,歐盟27國上半年GDP同比增2.0%,美國上半年GDP同比僅增1.9%。儘管全球經濟都不景氣,但市場預期我國今年全年GDP增長將超過9%,而歐美下半年繼續放緩。如果我國也有類似歐美的債務危機,A股持續疲弱還能理解。但現實並非如此,許先生的“搞不明白”也許是所有A股投資者都想搞個明白。

  “股市今年持續震蕩下跌,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增速連續下滑,基本面的預期比較悲觀;二是貨幣政策持續收緊,資金價格大幅上漲,在加劇企業經營困難的同時,也使股票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下降。”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劍鋒對記者表示,歐美實體經濟低迷和虛擬經濟動蕩對A股的衝擊也很大,這是超預期的因素。

  申銀萬國首席策略分析師淩鵬則認為,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和企業盈利狀況良好而市場持續下跌的原因,在於大部分投資者面對不斷加碼的政策環境,對經濟的未來趨勢産生悲觀預期。而從微觀到宏觀都已折射出經濟的疲態,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堪憂,上中下游數據均出現回落,因此市場預期的“小復蘇”在三季度將很難實現。

  滬指今年以來已下跌了11.6%,若以4月中旬的高點來算,跌幅已達20%,期間大小盤股、各行業板塊輪番下跌,水泥、路橋、鋼鐵、家電、汽車等板塊跌幅均超過大盤。在此過程中,很多普通投資者的損失幅度也超過了市場跌幅。

  “8月份以來整體的虧損幅度達到了30%左右。後面的股市投資上至少不會輕易加倉、調倉了”。許先生説,管理層面應該考慮對股市或者股民的信心上推出些提振舉措,比如加強對上市公司監管、加強控制融資規模、嚴格管控高管減持等。實際上,這並非只是股民許先生一個人的現狀和心聲。《大眾證券報》本週採訪的眾多股民均表示,股市和股民需要信心,期望能有提振或刺激股市的舉措。“股市投資有風險,也應該有收益,如果老是看到風險或者收穫風險,股民肯定不敢再玩了。”

  而李劍鋒認為,站在股民的角度看,股市下跌使投資更加困難,持有資金縮水,這是危害。站在宏觀經濟的角度看,股市低迷使新股發行困難,企業融資渠道不暢,對企業經營會産生一定的影響,這也是危害。此前有中央媒體呼籲“提振股市”,但這種呼籲對投資沒有太大幫助,即使股市轉好了,融資也會相應增加,仍然是普通投資者受傷,這和中國股市長期以來的功能定位是分不開。“政府如果要救市,大概率不是為了投資者獲取更好的投資收益,而是使其融資功能得以保全。假設政府要救市的話,對普通投資者的好處確實有限。”

  李劍鋒表示,從前述股市下跌原因分析,當前最主要的不是救市,而是治市。從長遠來看,治市本質上就是救市,甚至比救市更重要。而治市方面的政策,政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沒有效先不説,無論進行經濟結構轉型還是治理通脹,長期看對股市都有利。政策面上,在企業結構上加大了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在産業結構上加快新興戰略産業的發展速度,在投資結構上依然傾向於惠及民生的保障房和水利建設等。這些政策措施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都有利。

  記者 李宇欣 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