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二五”期間國內發展環境解析 >

中國經濟揭開“包容性增長”序幕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1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訊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世華財訊]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好于市場預期,今年實現高增長大局已定,中國經濟已經重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之路。

  據證券日報10月22日報道,30年的改革開放和勵精圖治,讓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當前最新的語境之下,“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有著更鮮活豐富、與時俱進的內涵。

  內涵主要體現在,相比于量的積累,中國經濟發展應該開始更關注和追求質的改善。在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發展迎來了一個由量變向質變飛躍的重大契機。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發展變化有兩種基本狀態,即量變和質變;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同時,量變又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則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識者注意到,在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之後,當前諸多信號共同指向中國經濟已經重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之路。

  事實上,這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以及隨後引爆的實體經濟危機,本身也成了倒逼中國經濟重啟變革的外部推動力。更重要的是,推動中國經濟發生質變的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的歷史機遇窗口已經打開。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要好于市場預期,今年實現高增長的大局已定。根據初步測算,三季度GDP增長9.6%。儘管比一季度的11.9%和二季度的10.3%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從1.6個百分點大幅收窄至0.7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權威機構預測今年GDP增幅將達到10%左右。

  在全球“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重現“二次探底”風險,中國經濟今年又將是一枝獨秀。同時,正因為中國經濟沒有負增長的近憂,反倒是以資産價格上漲為主要表現的通脹風險引起決策層重視,才決定果斷出手加息,與其它經濟體“二次寬鬆”的飲鴆止渴之舉分道揚鑣。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以此態勢輕裝上陣,中國經濟擁抱下一個輝煌五年當可預見。

  以更大的視角觀之,中國經濟積30年的量變發展成果,位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更高層次的質變發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質和社會基礎。

  比如,除了龐大的外匯儲備等資本積累讓外界艷羨,我國鋼鐵等基礎行業規模佔全球比較大的比重,工業經濟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也開始展露頭角。此外,隨著“包容性增長”等發展理念的提出和普及,中國社會對於溫和變革的期望逐漸升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是人心所向。

  需要注意的是,質變能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併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説,謀求中國經濟的質變發展是歷史賦予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既有的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效應正在減弱,迫切需要向更深和更高層次推進。

  接下來要問的是,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的質變發展?對於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各方觀點紛呈,見仁見智。海外觀察人士注意到,從既有的政策信號來看,除了從“經濟增長”轉變為“經濟發展”,中國經濟政策目標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國強之後是民富,中國經濟將迎來又一次華麗的世紀轉身!”海外人士甚至驚呼。

  (鄒光連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