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信息聯播 >

[肉牛産業調查]養牛賠錢 吉林肉牛存欄銳減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6日 0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接下來進入我們的聯播調查。今天我們鎖定的是東北的肉牛養殖業。東北一直是我國牛肉的供應基地,尤其是吉林省,無論是肉牛飼養量,還是牛肉生産量,都曾經位居全國第二。但是近日我們財經頻道記者,在吉林德惠市朱城子鎮看到,這個曾經是吉林省、甚至是全國聞名的養牛大鎮,現在卻沒有幾頭牛了。曾經紅火的養牛場也是一片破敗。我們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
    這裡是德惠市興隆堡村的養牛小區,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這裡一片破敗的景象,連牛舍裏都長滿了雜草。而村民告訴我們,兩年前,這裡最多養了一千多頭肉牛,而現在只有七頭母牛還留在這裡。
    記者所在的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鎮,曾是全省聞名的養牛大鎮,全鎮肉牛存欄數量最高時達2萬頭。 養牛戶孫國方告訴記者,2003年,看到養牛的利潤可觀,他就組織當地的養牛戶集資成立了這個養牛小區,當時養殖戶們都把自己家裏的牛送到小區來集中配料、集中飼養,最興盛的時候,這裡的十八間牛舍全都是滿的,連院子裏都擠滿了牛。但是現在養牛的人越來越少,60%以上農戶都不養了。這個養牛小區僅有的幾十頭牛,也被農戶牽回家裏散養,而他因為捨不得看著自己經營的小區關門,硬是掙扎著留下了七頭母牛。
    養殖戶:“就我自己在這一直堅持到現在 我就養了點母牛在這 在家看這個院。”
    興隆堡村所在的朱城子鎮曾是遼寧省聞名的養牛大鎮,紅火的時候,全鎮肉牛存欄數量高達2萬頭,7000多農戶中90%以上都在養牛,可是到如今60%以上的農戶都不養牛了,剩下養牛戶不足3000戶。鎮子上隨處可見空置的牛舍,有的甚至還被改成了庫房。
    養殖戶:“屯子都沒有多少了都 往年我們屯兩家牛都趕上這一屯子牛多。”
    以吉林省為主的東北一線,是我國規劃的肉牛産業帶,牛肉産量佔到了全國的20%以上。而出口量更是佔了全國的一半。為什麼這樣一個紅火興旺的産業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就變得如此蕭條呢?魏春來是村裏為數不多還在養牛的人。他告訴記者,從09年以來,養牛就一直賠錢,今年他們家養了五十多頭肉牛,還沒全部賣完就已經賠了兩萬多塊錢。
    養殖戶:“頭一批賠一萬多塊錢 後一批賠一萬多塊錢 總共賠2萬多塊錢我還有三十多個沒賣 這三十多個賣了還得賠。”
    魏春來的經歷不是個案,記者走訪了十幾家養殖戶,發現絕大部分都在賠錢。
    養殖戶:“這要是按照經濟效益來講早就應該停得 不應該養了 這裡面根本沒有空隙 沒有錢可賺。

    肉牛産業調查
成本上漲  養殖戶無奈殺母牛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肉牛數量銳減並非吉林省的特有現象,農業部統計資料顯示,1995 年全國肉牛存欄為 1億3千205.8 萬頭,到 2005 年減少為 1億零16.6 萬頭, 10 年時間肉牛存欄數減少 24.15 %,平均每年減少 2.4% 。到2008年底,河北、安徽、山西、河南和山東五省 796 個養牛村,養殖戶數量與 2000 年相比,平均減少了 22.1% ,近兩年的降幅則更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肉牛存欄量急劇下跌呢?我們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採訪中,養殖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最近一兩年肉牛的養殖成本已經上漲了一倍左右。首先是牛犢的價格不斷上漲,在2005年左右,一頭250公斤左右的牛犢,市場價只有2000元左右,可如今已經漲到了5000元;其次,養殖肉牛必須的飼料、酒糟、玉米麵三項,價格也在上漲,每頭肉牛15個月的出欄期下來就需要4500元;這樣,不算人工、防疫等成本,一頭牛的飼養成本已經超過9000元。如果規模養殖肉牛,以前只需要投資十萬八萬就可以了,而現在沒有四五十萬根本拿不下來。越來越高的資金門檻,也逼著散戶們紛紛退出。
    養殖戶:“白挨累 賠錢我還養 躺這躺這也比養牛強啊 它不賠錢啊 樹底下涼快著也不賠錢啊 還著急上火。”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的另一個現象更讓人憂慮。沿著昔日的養牛大鎮朱城子鎮一路走來,記者發現,大部分牛圈裏養殖的都是肉牛,卻很難找到母牛的蹤影。當記者就這一問題詢問養牛戶時,他們的回答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養殖戶:“殺 都殺了 我家的母牛也殺了  養的草地母牛 全殺了 哪有養的 全吃肉了。”
    養殖戶:“現在母牛基本都殺啊 母牛下一個崽子也不值錢 母牛都要殺絕了 基本沒多少了  我們興隆堡 就有數的 再早是一千五六百頭牛 現在剩三四百頭母牛。”
    母牛是肉牛産業發展的基礎和源頭,正常母牛的存欄量要達到40%左右才能維持行業的良性發展,而眼下,吉林的母牛存欄量只有不到20%了。同時,相關數據也顯示,在河南、山東、安徽和河北四省的“中原肉牛帶”地區,能繁母牛的存欄量到也不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 30%,而且這個比例仍有下降的趨勢。
    吉林皓月集團企業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張軍:“你想他産犢得懷孕十個月才能産犢 然後才能賣 這一個犢還賣不多少錢 所以養這個牛幹什麼呢 它沒有利益農民是最講實際的  因為做這件事沒有利了 無利可做了 他就去作別的了。”

    肉牛産業調查
牛源減少  屠宰企業面臨停産

    看到養牛人殺死母牛,我們真的很心痛。其實我們可以想象,當養殖戶殺死自己辛辛苦苦養大,曾經是自家搖錢樹的母牛時,心裏也在滴血。在這裡大家也許會問,牛肉屠宰和加工企業為什麼不能提高一下肉牛收購價,而甘願看著牛源逐漸枯竭呢?為此,記者也專門去了牛肉加工企業。我們再來看看記者在那裏調查的情況。
    下午兩點鐘,在這家亞洲最大的肉牛加工企業的生産車間裏,幾頭已經被宰殺的肉牛正在被清洗分割,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今天下午的最後幾頭牛了。由於牛源不足,這座設計年屠宰30萬頭的大型屠宰場現在開工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嚴重的開工不足讓這家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皓月集團企業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張軍:“如果不能達到滿負荷 我們的消耗是固定的 你比如説我們的電 我們的水 我們的勞動力 這些東西都是基本上固定的 我們不能因為説今天牛少了我們就給工人放假。”
    張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由於牛源減少,他們的利潤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像他們的狀況還算是好的,一些規模小的屠宰企業一週只能屠宰一次,有的甚至完全停産。按照常理,供應不足應該導致肉牛收購價上漲,那為什麼企業沒有提高收購價,以維持自己的正常生産呢?張軍告訴記者,肉牛屠宰利潤非常微薄,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利潤率只有5%左右,而現在因為缺乏牛源,利潤率已經下降到1%左右。如果再提高收購價,企業就要面臨賠錢的局面。
    皓月集團企業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張軍:“企業要考慮到它的成本 它的原料如果説很高 本身就是微利所以説也不可能價格漲的很高 如果説價格漲的很高 就要出現一塊虧損的 這塊誰來填補 如果説企業沒有利潤 企業也沒法生存。”
    企業不提高收購價,農民殺牛解困,反過來牛源緊張又導致企業開工不足,整個産業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越來越萎縮。吉林農業大學的甄玉國教授認為,造成這種惡性循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國屠宰企業的加工相對粗放,産品的附加值相對較低,不僅牛肉沒有經過深加工和分類,一些原本可以深度開發的副産品也沒有充分利用,造成企業利潤率低、抗禦風險能力弱的局面。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副教授甄玉國:“從長遠的利益來講的話 可能企業更多的要考慮到要如何提高自己産品的附加值 如何來培育自己的市場,自身的産品附加值高了,企業獲利好了 那麼可以有更多的閒散資金可以去扶持下面我們的肉牛基地,而不是一味的去考慮我們下游的收購價格去如何。”
    此外,從90年代起,我國肉牛屠宰企業數量迅速增加,到2007年已經多達2059家,而世界第一牛肉大國巴西的屠宰加工企業只有100多家,美國也不足200家,散而亂的經營格局似乎註定了這個行業粗放、低端和惡意競爭生存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