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臺 > 315調查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價“有機食品”被指貼假認證

 

CCTV.com  2012年01月18日 14: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商丘日報  

 高價“有機食品”被指貼假認證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閱讀提示

  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注“有機”二字,並標榜“高質高價”。這些“有機食品”貨真價實嗎?

  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産業鏈發現,隨意標注“有機”、花錢購買認證、張貼假冒認證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售價不菲的有機食品,只是披著“有機”外衣的大路貨,亟待整治。

  超市銷售:

  有機食品多標誌不全

  記者近日在山東、廣西多家超市中,隨機問20余名消費者“什麼是有機食品”,回答“五花八門”:“包裝上有‘有機’二字”“標價比普通食品貴很多”“口感好、有營養、無污染”……由於認知模糊,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有機食品的真假。

  在濟南市銀座超市馬鞍山人防店中,一款“農聖莊園”牌扁蕓豆包裝上原本沒有“有機”字樣,但在超市價簽上,這款扁蕓豆的商品名稱卻變成了“農聖莊園有機扁蕓豆”。

  除“有機”二字隨意貼外,還有的食品包裝上只貼了“有機産品認證標誌”,但無認證機構的標誌。

  記者在南寧市青秀區“利客隆”超市發現,“德偉有機八寶米”的包裝上稱産品“按國際有機食品通行標準生産”“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無化學添加劑”“無人造色素”“無轉基因産品”,並貼了“有機認證”“有機食品”標誌,但沒有認證單位。

  我國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獲得有機産品認證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標注認證機構的標誌或機構名稱。

  不僅如此,還有的“有機食品”認證已過期或撤銷。山東多家超市中均有銷售的“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産的多種有機食用菌,外包裝上有機産品認證標誌、認證機構名稱標注齊全,並且標明有機認證證書編號。但記者據此上“中國食品農産品認證信息系統”查詢時發現,證書截止日期顯示“2010年05月19日”,證書狀態顯示“撤銷”。

  在廣西,針對一些超市銷售的“有機雜糧”“兒童有機胡蘿蔔面”等食品,記者查詢其認證碼時,要麼顯示“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要麼顯示已撤銷或已過期。

  認證環節:

  花兩三萬元就能拿到證書

  根據超市提供的信息,記者聯絡上一名常年在北京、山東、廣西等地做“有機食品”收購、加工、包裝的經紀人劉剛。他表示,有機食品行業之亂,關鍵是認證環節隨意性大。

  “像中綠華夏、南京國環等知名認證機構還可以,但對不少認證機構來説,你只要花兩三萬塊錢,基本就能拿下有機食品認證。”劉剛説,交了錢,一些認證機構或仲介公司會派專人幫助“搞定”申請、文件審核、實地檢查等認證全流程。

  不僅如此,因受利益驅動,有些認證機構甚至主動找加工企業花錢買有機食品認證。

  山東省壽光市的硯祥有機蔬菜公司就曾被“遊説”。這家公司總經理張硯祥坦言:“我們公司的多個蔬菜品種通過中綠華夏有機認證後,不少認證機構就主動打電話給我,説只要交錢,最多一個月就能把沒通過認證的菜品也認證了。這不是亂套了嗎?”

  根據劉剛提供的線索,記者聯絡到上海一家包裝印刷公司。在電話中,對方直言,可根據客戶要求印製“有機認證”“綠色認證”等各種標簽,也可以將“有機認證”直接印刷到包裝盒上,根據包裝材質不同單個費用從幾毛錢至幾百元。

  因為認證環節不規範,導致“有機食品”滿天飛,行業誠信度下降。劉剛説:“有的企業收購普通食品後,經過簡單加工包裝後,乾脆直接貼上假冒有機認證標誌,這樣做獲利往往翻番,個別品種甚至超過500%。”

  針對認證中出現的問題,記者聯絡到負有監管責任的國家認監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國家認監委應組織地方認證監管機構對有機産品認證,但目前有機食品監管體制還不完善,僅靠認監委一個部門很難進行“全覆蓋監管”。

  山東省農科院農産品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曉燕表示,目前我國有機食品認證資質審查不嚴,特別是一些仲介公司也在承攬認證業務,擾亂了有機食品認證管理體系,應當引起重視。

  生産監管:

  多部門存在交叉或空當

  按照國際標準,有機食品來自嚴格的有機農業生産體系,那麼有機食品究竟是怎樣生産的?記者為此走訪了山東、廣西多家有機食品生産基地。

  山東省肥城市已種植有機菜十多年,目前已發展到17.8萬畝,在業內有“全國有機蔬菜第一市”的稱謂。該市邊院鎮濟河堂村農民朱慶國説,有機蔬菜是“金字招牌”,當地不少農民靠它發了財,因此大家自覺維護這塊牌子。在有機菜園裏,肥料用的是農家肥,防治害蟲用的是防蟲燈等生物手段,平時有專人巡邏,外人不準進入。

  “有機食品的生産成本要高出普通食品許多。” 廣西八桂田園生産部負責人韋志林説,以有機菜心為例,種植一畝菜心所需的肥料、人工、防蟲設施、認證管理費等大約為7000元,因此每公斤有機菜心的生産成本約為14元,是普通菜心的幾倍。

  正因有機食品生産成本高,一些生産者出於利益計算,很難嚴格按標準生産。在山東、廣西一些有機蔬菜生産基地,個別農民坦承“為了增産,使用過違規的化肥、農藥”,也有農民坦言:“儘管有生産標準,但實際操作就靠自律,誰來監管?”

  “有機食品全程監管存在交叉或空當。”肥城市農業局副局長趙勝文等人表示,農業部門管生産,認監委管認證,工商部門管流通,衛生部門管餐桌,哪個部門都説得上話,但哪個部門也不是完全説了算。“哪怕只有一個部門監管缺位,也無法管好有機食品。”

  “九龍治水”搞不好有機食品,全程監管需要管理創新。趙曉燕等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是專項整治認證領域之亂,同時重拳打擊假冒有機食品,將違規經營者逐出市場。 據新華社

  ■專家支招

  到超市購買蔬菜

  各種標簽要分清

  面對超市蔬菜貨架上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等各種標簽,不少消費者感到困惑:這些蔬菜標簽上有何玄機?專家表示,蔬菜的主要安全問題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污染,農藥殘留、亞硝酸鹽等化學污染,因此在購買時首先要把好關。根據蔬菜生産過程中對農藥化肥的控制與使用,我國目前的蔬菜可分為有機、綠色、無公害和普通無控制4種。

  有機是等級最高、安全性最好的食品,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産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産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産加工而成,在生産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的化肥和農藥,同時産地周圍一定距離內不得存在工廠等污染源。

  綠色食品是我國特有的食品安全分級,是指按特定生産方式生産,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營養型食品。其中的AA級相當於有機食品,在生産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A級低於有機食品,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的産地,生産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産操作規程生産、加工,産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誌,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誌的産品。

  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不含有有關規定中不允許的有毒物質,並將某些有害物質控制在標準允許的範圍內,保證人們的食菜安全,是國家控制等級最低的一種食品,要求食品不能對食用者健康造成危害,即保證安全即可。 據《半島晨報》

責編:梁霄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