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從兩間教室到兩棟樓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7日 0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十年來,黨和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力度越來越大,包括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及改善教學設施條件等等,受到了農村學生和家長以及教師的普遍歡迎,極大地改變農村教育的面貌。來自湖南一個山區縣的鄉村教師李群芳,正是這一改變的最直接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當了近20年鄉村教師的我,欣喜地看到我們鎮的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奇跡般的變化。

  我們漣源市是湘中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市。我任教的金石鎮又是漣源最偏遠的鄉鎮之一,交通閉塞,也沒有什麼資源優勢,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

  這十年來,當了近20年鄉村教師的我,欣喜地看到我們鎮的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奇跡般的變化。

  2005年,針對“留守學生”較多、問題較突出的情況,我們學校嘗試在金石中學辦寄宿班,當時勉勉強強辦了一個班。因為寄宿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説,經濟上的負擔是比較重的。

  同時,學校的校舍也不夠,一些老師是三代蝸居在低矮的土磚宿舍裏,很多老師連辦公室都沒有,每天是“跟著學生上學來,帶著學生回家去”。

  由於工作需要,我被調到金石中學擔任這個寄宿班的班主任。學校好不容易才在教學樓給我擠出一個小樓梯間做辦公室兼宿舍。學生的宿舍就是四樓的兩間教室,幾十個孩子擠在一排雙層鋪上。

  我在這個樓梯間住了將近兩年。它大約12平方米,擺上一張單人床,一張辦公桌,一個小小的布衣櫃,就滿滿噹噹了。每次雙休日妻子來的時候,就“面對面”了。

  2006年,學校開始改建學生宿舍樓,又增加了兩個寄宿班。我也跟著學生搬了進去,擁有了兩間小房子,一家三口終於能團聚了。

  2007年,學校又開始建設學生和教師公寓樓。這時,國家不但免了學生的學雜費,還開始補貼寄宿生生活費。於是,要求寄宿的學生越來越多。像我所任教的班級,就從當初的50多人猛增到近80人。

  2008年,兩棟公寓樓建好了,紅墻青瓦,十分氣派。學校也辦成了全寄宿制學校,幾個人一間宿舍,實行封閉式管理。家長和學生對此都很滿意,那些在外打工的家長説:“這下我們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外掙錢了。”

  學校的老師也都興高采烈地搬進了公寓樓,住進了以前只有城裏才有的居室:120多平方米的三室兩廳,自來水、燃氣灶、寬帶網線,方方便便。大家深有感觸地説:“一個普通農村教師能住上這樣的房子,怕是做夢都想不到!”

  那天晚上,我坐在寬敞明亮的客廳裏,看著妻兒的笑臉,心中頓時溢滿幸福,“終於有一個自己的‘安樂窩’了。”

  現在,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全校教師更能全身心地撲到工作上,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熱詞:

  • 教室
  • 寄宿的學生
  • 教育教學
  • 家長
  • 留守學生
  • 老師
  • 鄉村教師
  • 農村義務教育
  • 樓梯間
  • 紅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