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朱立毅)價格永遠是商業競爭的利器,京東、蘇寧和國美等電商正在上演的“價格戰”或許又將證明這一點。幾家商企爭相降低商品價格,消費者自當歡迎。但是,這種歡迎不是沒有底線,而是要看商家是否講誠信、守法律,真正讓消費者獲益、讓行業健康發展。
京東、蘇寧和國美等電商之間的“價格戰”並不新鮮,但這次各方出手似乎更辣。毫無疑問,除了質量,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商品價格。所以,對幾家電商的舉動,消費者就沒有理由不歡迎,而且期待持續下去,讓心儀的商品價格低些再低些。
然而,“買的沒有賣的精”,電商拼價格,畢竟不是“學雷鋒”,生存、發展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兩天“交鋒”過後,已經有許多消費者“吐槽”,列舉出電商們玩的“小把戲”:先漲價後降價、大量商品處於無貨狀態、相互之間商品種類“錯身”等等,讓消費者無從比對價格。此番“價格戰”會不會就這樣打下去,還有待觀察,但這些“發現”已然提醒人們,不要對電商“價格戰”寄予太多期望,以防被一場高明的促銷活動所忽悠。
既然被稱為“戰”,就逃不過戰爭規律。價格高低只是表象,決定輸贏的是參戰各方的資本實力、經營管理能力。儘管這場“價格戰”能否真如有的商家所言成為持久戰,業內人士並不看好,但消費者還是真誠期望這場價格競爭真能迫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創造新的營利點,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提升行業競爭力,“價格戰”真正成為相關各方共贏的好事。
因此,人們還希望,商家在降低商品價格的同時,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不打折扣,甚至比以前做得更好。如此興師動眾地打“價格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商業流通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除了“價格戰”,我們更歡迎“價值戰”,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體會到滿足,才是商家競爭更高明的手段。
最重要的一點,人們希望“價格戰”不要演變成跨越法律底線的惡性競爭。對價格競爭,法律有明確規定,商家必須遵守。如果競爭走向一方獨大,那麼非但不能促進競爭,還會因形成新的壟斷而扼殺競爭,讓廣大消費者為一時價格受益而大量埋單。這一點尤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