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苑廣闊(市民)
8月13日,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繫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佈新版“二十四孝”行動標準,其中包含教父母學會上網、每週給父母打電話、節假日經常與父母共度等。(詳見今日河南商報A09版)
新“二十四孝”標準,無疑是相對於舊“二十四孝”標準而言的,雖然有新舊之別,但“新孝”並不是對“舊孝”的一種割裂和對立,而是在繼承中有創新,在弘揚中有發展。
新“二十四孝”標準最大的進步和亮點,就在於它與現代生活緊密聯絡,緊貼老年人的實際生活需要,充滿了時代氣息。比如“教父母學會上網”“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等,就生動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而“支持單身父母再婚”“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則意味著觀念上的一種突破,以及對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關懷。
對新“二十四孝”標準,社會上肯定也會有一些質疑和爭議,但畢竟孝道作為一種道德要求,不大可能有準確的標準可言。不管是舊的“二十四孝”還是新的“二十四孝”,對社會起到的主要是一種提醒、倡議和促進的作用,而不是一種強制性的要求。因為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條件、情況都不一樣,不能以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
實際上,即使想強制,也強制不起來,比如在新的“二十四孝”標準中的一些條款,諸如陪父母看電影、教會父母上網等,對於一些個人、家庭和地區而言,根本就沒有實現的條件,但我們不能據此説這些地區、這些家庭的人就不孝。即使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颺颺的“常回家看看”入法,在公眾看來,其提醒意義也遠遠大於現實意義。
同樣的道理,新的“二十四孝”標準,其對社會起到的,也主要是一種提醒和倡議的作用。我們不一定非要按照這些標準去要求自己,也不必按照這些標準去評判別人是否孝道,但是我們卻可以把這當做一個目標。自己能做到的,儘量做到,自己做不到,問問為啥做不到,想想如何才能做到,如此,才能“越來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