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
央行昨日更新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7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較上月凈減少38.2億元。這是繼4月份以來,年內第二次出現單月外匯佔款凈減少。對此,分析師表示,外匯佔款減少意味著央行貨幣投放的被動減少,未來進一步釋放流動性是央行必須採取的動作,8月份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再次下調。
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為25.6575萬億元;據此計算,7月份當月外匯佔款減少約38.2億元,繼4月下降606億元後再次減少。
“從當前情況看,7月外匯新增佔款減少應該是貿易順差低企、人民幣升值預期變淡導致企業和居民結匯意願低迷,以及存在部分資本流出的綜合結果。”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華中煒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説。
外匯佔款減少對未來貨幣政策將産生怎樣的影響?有分析師對此指出,今年以來,新增外匯佔款趨勢性下降仍未改變、央票到期規模較小,為保持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8月下調存準率可能性很大。
華中煒則表示,7月份央行已經通過逆回購等措施進行了較好的對衝,未來進一步釋放流動性是央行必須採取的動作,但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釋放流動性可以探討,目前央行使用較多的是逆回購。
央行公佈的數據同時顯示,7月財政性存款餘額3.5796萬億元,較上月增加4273.9億元。根據財政存款和外匯佔款兩個數據變動,可以簡單推算出7月份市場因此減少的流動性逾43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