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魏倩)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持續下降,7月份已跌破2%。有分析稱中國已經進入“低物價時代”,但經濟學家汪同三今日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表示,經濟增長放緩是導致CPI下滑的最直接原因。而經濟放緩還可能導致居民收入減少,這時CPI再低也沒錢買東西。
汪同三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他説,現在大家更關注的是CPI下降趨勢。
CPI不斷下降的最基本原因是經濟增長速度減緩。根據過去統計局公佈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判斷,經濟形勢難言樂觀。已公佈的部分月份國民生産總值(GDP)數據表明,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七、八個季度下降。而7月工業增加值繼續下降至1位數,同比增長9.2%,比6月低0.3個百分點。
事實上,CPI過低並非是好事。汪同三分析認為,對居民生活來講,價格水平越低越好,甚至價格水平CPI變成負的越好,“因為買東西更便宜了”。但是從長期和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生活來看,CPI走低反映了經濟增長不能令人滿意,這將影響居民收入,“收入減少,東西再便宜也沒錢去買”。
“經濟增長速度過度下滑,必然會影響到居民的收入狀況。所以,至少從中期來看,(CPI持續走低)對於居民不是什麼好事”,汪同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