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深交所網站消息,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日前在貴州“2012亞太金融高峰論壇”上表示,加快直接融資市場發展需要充裕的制度供給條件,這一直是制約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的一塊短板,但各方面正在呈現出積極顯著的變化。
宋麗萍指出,相比較於間接金融,一個國家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在法律法規等正式制度供給條件的保障方面,在市場自律等非正式制度供給條件的支持方面,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殊性,發展中國家由於這些制度供給條件相對薄弱,其金融深化道路,大多數都會先從間接金融起步,並在相當長的時期裏經歷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階段。
宋麗萍提到,在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間接金融體系就開始了大發展,但直接金融體系是1995年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積極穩妥地發展直接融資”後才開始加速發展,進入“主動推進”階段的。中國的金融發展、金融深化,以及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歷程,大致也經歷了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的過程,目前處在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相對滯後,但各方面制度供給條件已初步具備了支持其大發展的階段。
宋麗萍在論壇上舉了四個典型的例子,從不同層面説明了制度供給條件保障的重要性以及近來正在取得的進步。包括:一、在並購市場發展中,有效打擊內幕交易的法律手段,作為正式制度供給條件,其保障作用就很重要;二、作為上市規則的重要組織部分,退市制度的改革和優化,為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三、回報投資者的責任意識,公司分紅文化的形成和培育,是直接融資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它主要建立在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基礎上;四、從近期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建設與種子企業成長的關係看,可以看到實體經濟層面的制度供給條件對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