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潘玉蓉
四大期貨交易所籌備的期權品種近期均有重大進展,期權時代即將來臨。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備戰這一頗為陌生的新交易形式,期貨行業正掀起一場“留洋運動”。
就在剛剛結束的由中期協舉辦的期權培訓班上,20名來自期貨公司的優秀學員被選拔出來赴歐洲期貨與期權交易所學習。與此同時,一組針對幾十名期貨公司高管的境外考察活動也正在進行之中。
多品種具備上市條件
中金所籌備的滬深300股指期權,其討論稿曾在年初曝光,目前這一品種有了重大進展。證券時報記者昨日獲悉,近期參與股指期權倣真試點的期貨公司開始在內部測試,內部人員可使用套期、套利等賬號進行模擬交易。據悉,股指期權合約標的為滬深300指數,合約乘數為每點100元人民幣,執行方式為歐式(即到期日當天行權),與討論稿內容大致相同。而在7月底舉行的全行業期權培訓班上,中金所有關人士曾表示,股指期權推出已經具備一定條件。
近日,鄭商所向部分期貨公司下發《鄭州商品交易所期權交易管理辦法(草案)》和《鄭州商品交易所期權做市商管理辦法(草案)》,讓業內看到了鄭商所籌備期權的最新成果。作為首家探索做市商制度的期貨交易所,鄭商所有望飲到國內做市交易的“頭啖湯”(有關報道見8月7日證券時報A6版)。
另外,鄭商所下發的這兩份草案中,還拿出白糖期權合約作範例,這意味著白糖期權可能成為鄭商所首推的期權品種。其實,在今年上半年鄭商所的一次公開活動中,其總經理張凡表示,一些商品期貨品種已經相對成熟,可以推出期權交易。
大商所今年5月份啟動了期權內部倣真交易,測試範圍覆蓋了大商所上市的全部品種,採用美式期權規則(即到期日之前均可行權)。
上期所從1993年就開始系統研究期權,曾經對銅期權做出過積極準備,目前正在推動相關期權品種的研究和開發,下一步工作將轉向模擬系統的調試、員工和會員培訓方面。
期貨公司留洋熱身
如果期權時代真的來臨,期貨公司做好準備了嗎?相信很多期貨公司對此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
在此環境下,中期協承擔了培養第一代期權人才的重任。不久前,在中期協牽線搭橋下,來自中國台灣、歐洲等地的“外腦”對中國內地期貨公司代表們進行一週的密集培訓。據了解,此次培訓成績前20名的優秀學員,將於10月份被派往歐洲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進行為期10天的學習。
8月初,上海地區期貨機構“CBOE(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期權培訓和考察團”從美國“取經”回國。據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會長、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介紹,此次培訓與考察主要就期權産品設計、做市商、風控、技術對接、研究、策略等方面作了詳細了解。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在該培訓和考察團返程的同時,另一場為期1個月的期貨公司高管海外培訓團也已出征。
期貨行業最早的“留洋運動”,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首家期貨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前後。據深圳期貨同業協會前會長管焱彬回憶,當年為了在國內引進期貨交易,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出資下,一批人出國深造,回國後設計了鋁、鋅等有色金屬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