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確保“神九”平安回家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05: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2年6月29日10時03分,神舟九號返回艙迎著草原初升的太陽,成功在內蒙古主著陸場著陸,3名航天員巡天萬里,安全回到祖國懷抱。

  對於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著陸場站的每一名官兵來説,那是最幸福的時刻。

  著陸場站是我國目前唯一航天測控回收部隊,自組建以來已圓滿完成22顆返回式衛星、9艘神舟飛船測控回收任務,創造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著陸場站系統作為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航天飛行的最後一棒,關乎全局至關重要,而返回艙的安全又是重中之重。

  “神舟第一開艙手”李濤向記者透露了返回艙的秘密:返回艙開艙要將專用工具精準地插入鎖孔,通過減壓閥平衡艙內外氣壓。平衡艙內外氣壓不能快也不能慢,太快航天員身體一下子適應不了,太慢耽誤航天員出艙時間。

  為了精準、快速地打開艙門,他成千上萬次地進行開艙訓練,使模擬返回艙精鋼做的門閂都被拉斷了。在訓練條件受限的情況下,他用高壓鍋模擬返回艙氣壓環境反復練習開艙門,用壞的高壓鍋就有三四個。

  “無雷暴”是影響飛船安全著陸的另一重要因素。內蒙古草原夏季天氣變幻莫測,大風、沙塵、雷暴、降水成為這一季節草原氣候的主要特點。在神九氣象保障方案中,“無雷暴”氣象要求被排在首位。

  自4月初進駐場區以來,著陸場站氣象臺高級工程師王紅軍就和預報組人員一起,查閱主著陸場區高空、地面氣象歷史數據,走訪內蒙古氣象局請教專家,對16項氣象要素進行統計分析,建立了雷暴、沙塵等危險天氣資料庫,編寫了詳細的技術實施方案。

  飛船回收前三天,主著陸場持續雷暴降雨。任務總指揮部一次次打電話詢問預定著陸時間的天氣情況,傳回的是氣象官兵果斷的回答:“請首長放心,飛船著陸時肯定無雷暴降雨。”飛船回收當天,著陸場區風輕雲淡、晴空萬里,以完全適合飛船回收的氣象標準迎接航天員回到祖國的懷抱。

  還有一個影響飛船返回的重要因素是“黑障區”。站長賈書貴向記者介紹,攻克“黑障區”是雷達隊的一場硬仗,多年來,著陸場站官兵苦練技能,練就了“一引即準、一抓就穩”的過硬本領。某型雷達已經臨近使用壽命,元器件老化嚴重、故障頻發。作為總體保障人員,高級工程師孫玉柱及時定位排除多起故障,精確推算出目標出“黑障”丟失重捕的理論等待點,為返回艙出“黑障”目標丟失後的快速重捕提供了保證。

  在著陸場站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下,一項項紀錄被刷新:創造了雷達跟蹤返回艙最遠距離695.105公里、出黑障重捕返回艙最短時間5.7秒、USB系統捕獲目標最快時間5秒;首次使用搜救光學吊艙成功清晰拍攝到返回艙乘傘下降及著陸點火圖像、光測首次四視場同時全程拍攝返回著陸實況、中高軌望遠鏡目標提取率首次超過90%、著陸時段常規天氣預報和高空風預報準確率首次達到100%……他們以優異的答卷向全國億萬人民證明了著陸場站的實力。

熱詞:

  • 返回艙
  • USB系統
  • 交會對接
  • 平安回家
  • 主著陸場
  • 黑障區
  • 飛船返回
  • 航天員
  • 場站
  • 飛船著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