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安徽:農民創業有了自己的“銀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3日 1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財經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 農民貸款難、手續繁已成為當前農村生産發展普遍存在的制約性難題。在農業大省安徽,一種拾遺補闕型的産業扶貧資金互助社正在基層試點推行,嘗試破解農民發展創業中的資金難問題,被廣大農民親切地稱之為“農民銀行”。

  “以前也向銀行貸過款,不但利息高,而且手續麻煩,最後還不一定貸得到。有了扶貧互助資金,辦事方便多了。”休寧縣藍田鎮培源村村民余鳳軍從事毛茶加工,在茶葉上市時期常常資金短缺。現在只要到旺季時,他都會早早做好準備向互助社申請借款。

  為促使財政扶貧資金進村入戶,直接幫助貧困農民解決發展生産過程中的難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及其針對性,安徽省財政、扶貧部門認真總結基層工作經驗,積極探索財政扶貧資金由“輸血”到“造血”轉變的新模式,大力開展貧困村村民生産發展互助資金試點,由政府投入一定的財政扶貧資金,貧困農戶自願配套部分資金,在貧困村(組)內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互助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堅持資金“民用、民管、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生産、增收脫貧。2006年3月份,安徽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30萬元,開始在霍山、太湖、金寨三個縣進行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同年底,在30個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面推廣試點。2010年起,在互助資金工作的基礎上,選擇休寧、祁門、霍山開展産業扶貧互助資金試點。

  “走産業扶貧的路徑是在做好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的嘗試與創新。如果單純的扶貧資金下到行政村裏,沒有産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扶貧的效果會不明顯。目前,從休寧、祁門、金寨三個縣的産業扶貧試點來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效果還是顯著的。”安徽省財政廳農業處處長孔少林説。

  據了解,扶貧互助資金的管理和運營有一套完備的審核制度和監督體系:借款額度不超過2萬元,對於能帶動其他農戶的發展項目,最高額度可擴大到10萬元;借款佔用率為銀行基準利率的50%,借款期限為12個月,對帶動其他農戶增收的生産發展項目可酌情延長,最長時限為2年;對貧困戶實行借款優先、佔用費率減半的措施收取;借款人必須是參加互助資金小組的農戶,資金只能用於發展生産性項目,且不得對外放貸,不得私分、平分……

  祁門縣柏溪鄉黃荊村村民廖永健介紹説,申請借錢時必須要提供“聯保戶”,就是要有同村人願意為借錢貸款的村民們擔保簽字。自己借的錢若是還不上,互助社就會向“聯保戶”要賬。

  截至2011年12月底,安徽全省共建立2487個貧困村扶貧互助社,入社農戶達114131戶,其中貧困戶47174戶,資金總額達2.7億多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2.4億多元),累計發放資金4億多元,74924戶農民得到支持,不少農戶通過發展生産,收入明顯增加。(宗禾)

熱詞:

  • 銀行
  • 農民銀行
  • 農民貸款
  • 農民增收
  • 農戶
  • 財政扶貧資金
  • 貧困村
  • 輸血
  • 造血
  • 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