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畸形的“金牌文化”該醒了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顯峰冷言

  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賽中,最有衝金實力的韓國選手樸泰桓差點兒因“犯規”無緣決賽,他最終申訴成功的消息,讓某電視臺主持人略微有些遺憾:“聽到他犯規的消息,我高興了一下,這下孫楊奪冠的把握更大了。”

  我相信,她的這番言語大概代表了很多國人的“心聲”。我當然願意看到自己的選手在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上奪冠,但我更願意欣賞一場巔峰對決的比賽。無論比賽少了樸泰桓還是孫楊,對全球觀眾來説都是一種遺憾。

  我知道很多人並不這麼想。他們看奧運就是看金牌榜,彷彿自己的選手拿不了第一,奪不了金牌,就沒有看頭了,就窩心得很。我在想,假如孫楊在28日的決賽中沒能摘取這枚金牌,大家還會不會對這個陽光健康的小夥子報以同樣的掌聲?

  還有一個場景讓人記憶猶新。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後,中國代表團的新聞發佈會現場,射落倫敦奧運首金的易思玲剛剛坐穩,中國的記者就開始“圍著”易思玲不停提問,完全忽視了一旁獲得銅牌的喻丹。

  這樣的電視鏡頭,作為中國觀眾我是習慣了的。冷落或許還是一種相對“善良”的舉動,更多時候,我們看到那些獲得銀牌銅牌的運動員,往往是被記者當作失敗者來“審問”的,直至問得掉下兩滴“對不起祖國親人”的懺悔之淚,才算採訪成功。

  在奧運賽場上,金牌固然重要。這個金閃閃的東西,對運動員而言代表著職業生涯的最高刻度,是其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奧運精神的自然結果。但在很多國人眼裏,彷彿只有拿了金牌才是為國爭光,金牌得主才值得被銘記、被尊重。於是我們看到,在一片熱烈的喝彩之聲中,與金牌失之交臂、摘得銅牌的喻丹、李玄旭等選手,只能知趣地遠離媒體聚光燈。

  中國人向來崇尚“成王敗寇”,這種文化幾千年來未有徹底改變。體育上只求第一的文化,讓我們在奧運賽場上滿足了虛榮,但金牌大國至今仍是體育弱國。如首次參加奧運會的新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王立彬所言:真正的金牌是老百姓健康的身體,真正的體育強國是“強”在它的體育覆蓋率上——我們忽略了比“第一”更重要的東西。

  不僅僅是體育,在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中,“追求第一、貪大求洋”的文化,讓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遮蔽在耀眼的成就中,我們一邊建著流光溢彩的摩天大樓,一邊用水泥錐柱填埋著立交橋下最底層人的生存空間——只有當更多的民眾真正享受到“第一”的福祉,“第一”和“金牌”才是溫暖人心的陽光。

  畸形的“金牌文化”,該醒醒了!

熱詞:

  • 金牌
  • 第一
  • 金牌得主
  • 醒醒
  • 氣步槍
  • 犯規
  • 心聲
  • 審問
  • 銅牌
  • 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