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上半年7款理財産品零收益 月末效應倒逼銀行增發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12: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雖然預期收益率下滑,但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熱情不減。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月16日-20日)51家銀行共發行了398款理財産品,産品數量較上周增加19款,增加了約5%。在398款理財産品中,保本和保證收益型理財産品121款,市場佔比為30.4%;非保本型理財産品277款,市場佔比為69.6%。在其中的167款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中,預期年收益率最低2.5%,最高為5.7%。

  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共有470款産品到期,公佈到期收益的160款産品中,160款産品全部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值得一提的是,上週到期收益率為5.5%及以上的産品依然達到了15款。

  招行深圳分行的客服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招行的夜市理財加大推廣力度,近期55天期限的年化收益4.6%左右,10萬元起購,而且“額度緊俏”。據觀察,本週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産品多為組合類投資産品,各大銀行提供多種投資期限供投資者選擇,預期收益率在4.5%-5%並不少。

  有業內人士分析,7月份,雖然平均預期收益率節節下滑,但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熱情不減,新發産品數量和規模同比仍保持增長。由於臨近月末,各銀行通過擴大投資範圍,發行組合投資類産品、結構性産品,來提高預期收益率,這才出現了收益率較上周小幅回升。

  不過,零收益産品依然讓一些普通理財市民卻步。根據銀率網數據庫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到期的11370款銀行理財産品中,99.3%達到了預期收益。而未達標的理財産品中,一款産品獲得負收益,7款産品獲得零收益,均為結構性産品。而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財産品也有62款。

  銀行理財産品正趨基金化方向

  銀行理財玩轉型,這是權宜之計還是大勢所趨?實際上,在理財收益率整體性的下行趨勢中,不少銀行已經開始進行産品革新,試圖通過産品投資方向的變換來提升産品的收益率情況。

  普益財富研究員肖芳認為,商業銀行必須改變目前單一理財業務的經營模式,實現向資産管理業務的轉型,銀行理財産品基金化漸成趨勢。在肖芳看來,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初期,主要目標是防止客戶流失,因此維護和穩定客戶的要求重於單一中間業務收入的要求。商業銀行在鞏固客戶基礎的內在動機驅動下,往往將理財産品設計成與客戶共擔風險的模式,而不是將風險向客戶轉移。與之相應,投資者獲得的收益也並不是完全與自身承擔的風險相匹配。

  但是,資産管理的盈利模式是客戶承擔風險,投資管理人只收取管理費或顧問費,而對於投資者收益,則是按照凈值或者估值來足額分配。肖芳對此分析,在資産管理被提上日程的同時,按凈值分配收益的理財産品成為國內主流商業銀行一致認同的理財市場發展方向。理財産品朝著開放式、基金化的方向發展,也越來越被業內認可。(來源:南方都市報)

熱詞:

  • 理財市場
  • 銀行理財産品
  • 理財業務
  • 預期收益率
  • 銀行發行
  • 投資者
  • 基金化
  • 資産管理業務
  • 結構性産品
  • 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