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 阮曉琴 ○編輯 毛明江
國內煤價從800元跌到600多元,以及未來概率較大的下跌趨勢,為煤電體制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由於煤價持續面臨上漲壓力,自2005年實施煤價市場化改革以來,煤電之間的矛盾從未平息過。
按照政策,改革之後,電價將實施煤電聯動,即電價隨煤價相應漲跌,具體調整幅度由國家發改委掌控,即“市場煤、計劃電”的體制。而在實際執行中,由於電價影響到經濟運行和CPI,煤電聯動政策很難按照既定聯動幅度如期貫徹。
2008年上半年,煤價迅速上漲至每噸千元,如果相應推行聯動電價的話,會進一步推高已經高企的CPI,從而給宏觀調控帶來壓力。正如原發改委副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所説,煤電聯動困難重重。為此,2011底,在煤價上漲的壓力下,國家發改委對動力煤實施了最高限價政策。但最高限價是煤炭市場化改革的一種倒退。
如今,隨著煤炭價格下降,電企利潤空間逐漸打開,煤電體制新一輪改革迎來了歷史機遇。“市場煤、計劃電”的體制這一長期困擾煤電産業鏈的價格體系有了調整機會。
首先,煤炭價格雙軌制可能取消,煤價可能隨行就市。煤價上漲背景下,為了保障電力企業利益,我國歷史上形成煤炭價格雙軌制,即早期國家發改委曾主導並協調煤電雙方一年簽訂一次重點合同電煤。重點合同電煤量佔到火電企業用煤總量的60%以上。
在煤價上漲的年份,重點合同電煤和市場煤,價差每噸達到一兩百元。而今年隨著煤價下降,重點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價差正在縮小至30元/噸以內,這為煤價隨行就市打開了空間。
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煤炭工業協會等部門先後赴山西、內蒙古開展調研,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合併重點電煤價格與市場煤價格。
其次,相對平穩、低位運行的煤價也便於進一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按照最初設計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計劃電只是一種過渡性方案,最終電價將實行競價上網的體制,即供需雙方見面,通過競價方式確定上網價格。而電網只負責輸送和配電,就如高速公路投建方一樣,只收取過路過橋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電網在輸送電力同時負責採購和售電,發電企業只需拿到一個國家發改委核定的上網電價。
但是,國家電網作為電力壟斷經營的最大受益者,對打破壟斷非常抵制。這成為電力體制改革的一大障礙。而電力輸配環節要單獨定價的話,首先需要核定輸電、配電環節的成本,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發展新能源,包括光伏、風電的角度,我國也亟須進行電力體制改革。
不過,電力體制改革不僅涉及壟斷的電網企業的利益,也觸碰了煤炭、發電企業的利益,打破多年形成的利益鏈條,沒有最高決策部門的強力推動與制度的頂層設計,是不可能有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