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國近日發佈了 《加強和創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指導意見》,特別強調,餐飲服務是食品生産經營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社會關注度高,要高度重視、加強和創新餐飲服務社會監督工作,鼓勵社會各界人士依法參與餐飲服務社會監督。
然而,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如今餐飲服務 “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社會監督機制的出臺,能否縮小 “兩極分化”,還需時間的考驗。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民外出就餐的幾率大大提升,餐飲業也越來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2011年北京的餐飲業零售額達777億元以上,全國餐飲業零售總額更是突破2萬億元。然而,消費者很難弄清楚自己去的餐飲場所衞生狀況如何,監管部門對其食品安全的評價等級又是如何。
從2004年開始,北京開始對餐飲企業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主要針對餐廳的衞生狀況。
對於餐館的分級標誌,很多消費者表示,只見過餐廳懸挂A級和B級的標誌,很少看到C級標誌,根本看不到D級標誌。這頗有些報喜不報憂的感覺,根本起不到指導消費的作用。尤其是現在,很多城鎮街邊的出租房都開始改建成餐館,這些街邊小餐館一沒有衞生條件,二不受監管制約,隨意跨範圍經營,甚至佔路擺攤,成為餐飲安全的監管死角。消費者認為,現在北京的餐廳狀況呈 “兩極分化”的趨勢,正規品牌的餐廳很在意食品安全建設,但街邊和城鄉接合部的小餐館根本不在意。
調查中,有消費者提出,公眾對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有較高的認同,但希望其真實率能進一步提高,也希望監管部門督促餐廳在醒目位置懸挂衞生等級標誌。這實際上更需要建立一種社會監督機制,借助社會力量進行監督。
吳穎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