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匯改7年 走向均衡 至今已升值23%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年前的7月21日,人民幣匯率翻開新的一頁。這一天,中國啟動了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7年似乎只是彈指一揮間,卻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從2005年7月21日的8.11,到2012年7月19日的6.37,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達到23%。而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統計,自匯改至2011年8月末,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升值了約30%。

  匯改來得很突然,市場用“出其不意”來形容當時央行的舉動。2005年7月21日19時,央行宣佈美元/人民幣官方匯率由8.27調整為8.11,人民幣升幅約為2.1%。央行同時還宣佈廢除原先盯住單一美元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當年我們還在探討自主、可控的匯率之時,央行卻突然出了這樣的政策,真有點兒意想不到。”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對北京晨報記者回憶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也在其2005年出版的書中寫道,“2005年3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將‘出其不意’,這使得人民幣匯率成為當年中國宏觀經濟的最大懸念。同年4月,美國參眾兩院先後以不同形式指責中國操作人民幣匯率,使得人民幣的政策懸念增加了國際色彩。”

  也正因為“出其不意”,當時業界對匯改方式的討論不絕於耳,而爭論的原因之一則是就業問題。如果匯率變得太快,企業適應不過來,就可能裁員、甚至關門,就業壓力就會增大。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2005年2.1%的“跳升”並漸進的匯率政策,沒有形成想像中的重大衝擊,反而減輕了國際壓力,朝著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前進了一步。 截至2008年,3年匯改,人民幣已經升值了19%。

熱詞:

  • 2005年
  • 人民幣匯率
  • 升值幅度
  • 出其不意
  • 2008年
  • 就業壓力
  • 貨幣政策
  • 名義匯率
  • 巴曙松
  • 匯率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