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採取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危害的植物保護措施。
目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控主要依賴化學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蟲危害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病蟲抗藥性上升、病蟲暴發幾率增加和農産品質量安全風險提高等問題。
綠色防控,通過採用綠色防控技術,既可實現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減輕病蟲害損失,還可顯著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避免農藥殘留超標,降低生産過程中的作業風險,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生産安全、農産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三贏”。
從京郊蔬菜的生物防治到沂源果農的“非藥控蟲”,綠色防控的示範效應已經初步顯現。然而,真正實現全面的推廣應用卻並不容易。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在一些大型蔬菜基地和糧食規模種植區,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程度較高,而在一些分散種植戶中推廣卻長路漫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項技術對種植規模、作業水平的要求高。比如生物防治中的赤眼蜂,要在玉米螟上寄生需要把握好合適的時間來應用;一些活菌類生物農藥因為有效期較短,對儲藏的溫度又有很高的要求,産業應用進程較難推進。對於一家一戶的農民來説,綠色防控好處多,但主動接受的意願並不強,甚至不如直接噴點化學農藥來得實惠。
種植規模的需求、良種良法的普及、精準用藥的實現,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最適合的對象都指向了一個群體,就是那些擁有一定種植規模、掌握相關農業生産技術,甚至有專業化防治能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所以説,只有建立在規模化種植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基礎之上,綠色防控推廣起來才會如魚得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宋修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