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建設創新型國家 以制度建設營造創新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有好的科技體制,同時不能忽視的是,也要有好的社會文化與制度環境。創新型國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文化與制度的産物,我們不可能撇開社會文化與制度的培育來實現創新型國家的理想。

  上世紀70年代,一個美國年輕人來到中國,他有一個困惑,為什麼中國人聰明、勤勞,卻很貧窮。通過觀察,他認為找到了原因,中國人沒有把精力用到創造財富上。一個職工生活境遇的好壞不取決於他的勞動和創造,而是取決於單位領導,因為後者掌握著所有的資源和資源的分配。

  幾年後,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改革開放從正面作出了回應。農村承包制、個體戶、鄉鎮企業的出現,幾年內就基本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飽和穿好問題。賦權於民,賦予百姓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獲得利益的權利,人們的創造力就會迸發出來。

  3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這主要是靠低水平的勞動密集型生産方式,靠引進西方的技術並加以模倣所獲得的,我們只是抓住了上一輪工業革命的尾巴,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高水平的創造力依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我們要走到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的前沿,就需要在社會文化和制度的更大層面營造一個能産生更高水平創造力的社會環境。

  創新的種子是什麼?是人們頭腦中産生的各種組織物質材料、組織經濟行為的“想法”。沒有大批有思想能力、思想活力的人,就不能産生創新的“想法”。可是這方面的情況並不樂觀。我們沒有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沒有喬布斯、比爾蓋茨式的企業家;我們的理工科大學生數量佔到全球的40%,而人均專利擁有量只有日本的兩千分之一。問題並不出在中國人的智商上,而是出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上。無論學校裏還是社會上,我們習慣於灌輸知識,喜歡聽話的人和學生,不重視培養每個人理性思考的能力。在知識、理性的基礎上,自由思想的興趣和能力是創新的種子。要知道,創新需要自由的空氣。

  創新的保障是什麼?是一套讓更多的人去創造並保護人們因創造而獲得利益的制度。利益是創新火種的燃料,是知識和思想轉化為産品的動力。我們的一些制度設計或者制度天花板、制度玻璃門,依然設定了許多門檻、禁區,限制了個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進入,這實際上就限制了許多人創新的權利。創新的主體在企業,政府應拓展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創新空間,因為國有壟斷企業天然地具有排斥競爭、獲得壟斷利潤的傾向,缺乏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服務來獲利的動力。

  建立創新型國家,政府的關鍵作用不在於直接支配創新項目和資金,而在於以好的文化和制度建設來營造好的創新環境。我們面臨從科技體制到社會文化和制度的多重創新,任重道遠。

熱詞:

  • 建設創新型
  • 制度建設
  • 想法
  • 制度環境
  • 制度設計
  • 創新空間
  • 科技體制
  • 種子
  • 物質材料
  • 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