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摩根大通朱海濱:中國主要經濟指標無顯著矛盾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經網(博客,微博)專稿】記者 劉林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6月28日針對《紐約時報》一篇題為“中國數據掩蓋了經濟放緩的嚴重程度”的文章向媒體公開表示,這篇文章的論斷毫無根據,通過多個數據源所構建的幾項經濟指標,並未發現有任何顯著的矛盾。總的來説,經濟正處於下行,但放緩幅度大體上與預期相符。

  近幾個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PMI數據一直高於Markit公佈的PMI數據,有時兩者間的差異之大,似乎已很難通過數據抽樣和統計方法的不同來合理解釋。此外,由於今年用電量大幅下降且企業利潤持續下滑,人們越來越擔心是否官方公佈的經濟數據低估了經濟放緩的速度

  在此背景下,《紐約時報》上述文章稱,中國本土企業可能誇大了發電量數據,進而得出中國“捏造經濟數據掩蓋經濟問題的嚴重程度”的結論。朱海濱指出,該文引用少數坊間的、不明來源的消息,論斷毫無根據。考慮到市場的高集中度且大型企業直接通過自動計算機系統向中央政府彙報數據,因此發電量數據難以被捏造。

  早前,媒體廣泛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曾于2007年表示中國大部分的經濟增長衡量標準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他建議評使用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放款量等三項不大可能被造假的經濟指標來評估中國經濟增長狀況。

  為了更好的比較上述三個指標和標準經濟指標之間的差別,摩根大通構建了“當前綜合經濟指標”、“前瞻性經濟指標”“李克強綜合指數”。具體而言,當前綜合經濟指標是根據五個變量即國家統計局公佈的PMI數據、實際工業産值、實際零售銷售額、出口量和實際固定資産投資構建的;“前瞻性經濟指標”則是根據部分前瞻性經濟指標所構建,選取的變量包括七個,亦即由國家統計局編制的消費者預期指數、由國家統計局編制的PMI數據中的新訂單數據、由Markit編制的PMI數據中的出口訂單數據、新開工的固定資産投資項目、 貨幣供應量(M2)、銀行貸款、私人住宅市場開工建築面積;“李克強綜合指數”則由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量所構建。摩根大通在比對後發現,“當前綜合經濟指標”與“李克強綜合指數”兩個指標顯示出了相似的未來走勢。進入2012年,兩個指標均顯示中國經濟放緩,但有初步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將在5月份企穩。

  “前瞻性經濟指標”似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GDP增速,這一點在2009年經濟出現復蘇時表現最為明顯。但較之“當前綜合經濟指標”,前瞻性指標的優勢似乎不是很明顯。這兩個指標的走勢非常貼近。如專注于最近公佈的數據,兩大指標反映的信息似乎並不存在矛盾之處。這兩個指標均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減速,儘管前瞻性指標的波動幅度較小,表明經濟放緩速度相對溫和。

  朱海濱表示,雖然個體經濟變量存在明顯差異,但這並不意味著敲響了嚴重虛報問題的警鐘。總的來説,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能夠支撐摩根大通的觀點,即中國經濟在近期仍面臨下行風險,第2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弱于第1季度。隨著寬鬆政策發揮牽引力並逐步産生效用,預期中國經濟將在下半年出現溫和反彈,增長率也將從上半年6.7%回歸至8.1%(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季度環比計算)。

  (證券市場週刊供稿)

熱詞:

  • 摩根大通
  • 經濟放緩
  • 朱海濱
  • 經濟數據
  • 主要經濟指標
  • 紐約時報
  • 中國本土
  • PMI
  • 經濟增長
  • 李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