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技術面超跌與政策共振引發反彈 後市存兩種可能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經歷了連續3周的調整後,本週伊始A股出現了較強的反彈走勢,兩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最大波幅近百點,而兩市總成交金額從1200億迅速放大到2000億左右,市場人氣出現了快速復蘇,熱點也從週一的水泥基建、工程機械擴散到資源品、節能環保及券商等。從反彈的成因上看,技術面超跌加上政策利好讓反彈水到渠成。

  發改委對重大項目的審批提速只是一個縮影,揭示了越來越明確的政策傾向。當投資者為當下日益疲弱的經濟數據憂慮的時候,影響經濟的一個重要變量已經出現了顯著變化,雖然未來經濟不會由此註定出現明顯的好轉,但帶有主觀因素的預期卻必然會持續作用於股市,並帶來直接的市場效果,而政策之輪一旦轉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停止或轉向的,由此便能支撐我們對A股的中期樂觀判斷。

  由於外圍市場疲弱讓中國股市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資本市場之一,A股確實“被上漲”了,歐洲經濟長週期衰退的共識、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爭議和對美國經濟復蘇耐力的考證令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拖累商品並助推美元指數創出近20個月的新高。這也是A股面臨的考驗之一,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股市仍有其相對獨立的一面,強有力的政策控制力及活躍的遊資熱錢會決定一個階段內的股市走向。

  從短期趨勢判斷,指數超跌在上週五已經較為明顯,即便沒有外力,市場出現企穩反彈本在情理之中。趨向指標(DMI)上週五已有明顯的指數超跌跡象,不同於個股波動,指數超跌要可靠得多,即PDI指標線回壓到了5附近,這是個相對極端的指標反映,市場出現短期逆趨勢波動是大概率事件。DMI雖然是個趨勢指標,可以同步跟蹤趨勢變化,但在逆趨勢應用時卻有屢試不爽的效果。而週一早盤的下跌便是絕好的機會。從大形態分析,上證指數漸入清晰的三角形形態,波幅收斂伴隨成交量的收縮,當指數運行到了三角形下沿線的時候(週一早盤,2315點左右)同樣會由於支撐效應而出現跌勢趨緩,因此技術上的多重因素與政策相配合,反彈應運而生。

  展望未來,市場走勢依然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成功突破三角形上邊(目前位於2430點左右),攻擊對應的目標點位,在考慮時間變量的情況下,其目標值在2650點附近;二是突破再度失利,最終或會下破,考驗2242點,企穩後將形成第3浪上升(第1浪為2132-2478點,第2浪是調整浪,始於2478點),其目標值同樣不會低於2600點,只是過程曲折、時間更長,卻也是殊途同歸。

  本次反彈基建類個股率先啟動,但有別於2008年底4萬億或2010年保障房行情,力度上有所不及。這一輪投資復蘇不僅啟動了基建項目審批與復工,也會有更多與結構調整相關的産業投資提速,包括環保、寬帶建設、能源開發及工業産業化升級等諸多方向,因此投資者也不用糾結于傳統概念的那批投資標的,用相對開放的心態接受未來市場機會的多元化。

  (來源:東方網)

熱詞:

  • 超跌
  • 技術面
  • A股
  • PDI
  • 後市
  • 政策利好
  • 上證指數
  • DMI
  • 趨向指標
  • 波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