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李妍:民間電廠價格低 説明電價不是只能漲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妍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山東魏橋集團建有自備電廠,不但為集團旗下企業供電,同時也通過自建電網向其他企業供電。不管是工商業用電,還是居民用電,魏橋集團的電價都比國家電網低1/3以上。因此,魏橋集團曾與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發生過激烈的衝突。

  民間自辦電廠供電,電價竟比國家電網低了1/3以上,這似乎又把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擺在了桌面上:關係國計民生的經濟資源領域,比如電力,究竟是該走市場化的道路,引入競爭、破除壟斷,還是繼續讓有形之手干預其中?

  有人説,山東的魏橋模式不可複製,“充足的資金、穩定的用電量、能拿到項目,還有當地政府的支持”,甚至“山東人在我國電力行業當中佔據的重要地位”,都是這家民營企業自辦電廠能夠立足當地的重要原因。這固然可以説明當下地方電力由於政策掣肘、資金缺乏、資源不足等原因,多處於一種“孤島求生”的狀態,但卻並不能成為電力等資源領域不引入競爭、不放開市場的理由。至少,這家民營企業能夠提供比國家電網更便宜的電力這一新聞,已經向公眾釋放了有關市場化、引入競爭帶來效率與實惠的充足信息。

  這些年來,有關是否放開電價市場化的討論總是週期性地出現,背後的直接推手就是幾乎每年都要鬧騰一陣的“電荒”。據説,“電荒”之所以發生,就在於電企抱怨 “市場煤、計劃電”:煤價可以隨行就市地漲價,而被管控的電價卻不能隨煤價上漲“水漲船高”。煤電企業或因為不能應對煤價波動出現虧損,或因為煤炭調配不足不能充分發揮産能。這些因素,反而成為電力領域不能推進市場化的反證。因為市場化似乎就意味著電價必然隨煤價跟風上漲,而只有價格管控,資源壟斷,才更符合國計民生。

  市場總是比政府更聰明。比如煤價有上漲的時期,也有下跌的時候,充分競爭的市場化下,電價下行同樣會成為一種可能。而且,打破壟斷、充分競爭之後,電力企業勢必更注重成本與效率,加強自我約束,這也為電價下行、讓利於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山東這家企業自辦電廠,能夠生産出比國家電網更便宜的電力,正是市場化企業關注自身賬本、積極控製成本、提高自身效率的明證。

  作為壟斷企業,電網企業多年來一再宣稱自己不存在暴利,甚至抱怨經常默默承受虧損。但沒有破除壟斷,缺乏充分競爭的市場化,看不到其中賬本的公眾,就只能將這種宣稱與抱怨,歸為紅口白牙的自我辯白。更何況,電網企業的高福利、高待遇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這種情況下,人們與其寄希望於電網企業形成自覺的自我約束機制,不如打破壟斷,將其交給市場,特別是讓更多企業進入這一領域,與電網企業公平競爭。就像山東民營企業自辦電廠進入電力領域一樣,即使是一時一地的改變,也能真正還利於民。因為它已經説明,電價不是只能漲。

熱詞:

  • 電價
  • 電網企業
  • 電荒
  • 國家電網
  • 煤價
  • 魏橋
  • 市場化
  • 地方電力
  • 居民用電
  • 用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