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林鑫
正在召開的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傳來令投資者歡欣鼓舞的消息: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更令人歡欣鼓舞的是,這話是郭主席親口“表示”的,這就更具説服力,讓大家對證券市場今後能走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信心倍增。
不過,細看報道,才發現這又是“標題黨”吸引眼球之舉。證券報的報道是,“郭樹清最後指出,證券公司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首先,要勇於承擔起行業的責任,實現證券業與國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行業要加強自律,要採取最嚴格、最嚴厲的措施,強化誠信責任和法律意識,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這句話似乎有點語病,特別是重要的那一句加了一個“了”字,上下文讀起來有點彆扭。單單那一句,是個陳述句,加了“了”,似乎表達事情已經完成。然而結合上下文,這應該是一個祈使句,表達的是一種“命令”——通過上面的“要加強”、“要採取”、“強化”之後,結果才會“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這樣的“咬文嚼字”不一定就能正確理解郭主席的本意,但郭主席的觀點作為投資者“良好願望”之一種,確實是市場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只不過將之當做既有現實,則不免過於天真。就像10幾年來有識之士、包括監管層一直在呼籲證券市場恢復其應有的本色一樣,至今與“了”字也仍無法沾邊。
以筆者愚見,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並非是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的錯,將“利益最大化”奉為圭臬的經營者,用最小的成本去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應有的正常思維。要説發行人或上市公司有錯,只有他們在募資時採取違規的手段(比如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等)時。遊戲規則既定,在規則裏面爭取最大利益,當然是發行人或上市公司經營者應有的態度。而投資者,也是帶著腳鐐在這個市場跳舞的,在規則之下,只能依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做出自認為正確的判斷,對發行者或者上市公司,只有腳尚可一用,至於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信披的質量,只有依賴監管者。從這個角度説,投資者其實也並不是都是傻瓜,只是大部分在不好的規則下“被傻瓜”而已。
好制度使壞人變好,壞制度使好人變壞。這話雖屬老生常談,但對照A股這幾年來許多事情的一落千丈,只能嘆曰“果然”。所以,要讓“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的後面出現“了”字,此話前後的那些措施就必須一件件落到實處,如果“最嚴格、最嚴厲的措施”依然是喊喊而已,等事到臨頭又“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那麼這一句話最終也就只能算是投資者眾多“良好願望”之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