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資源一“變味”,門票必失控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2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五一”小長假已結束了,但景區門票齊步上漲消息引發的爭論卻未能平息,也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急功近利辦旅遊的批評。

  質疑也罷,批評也好,均未能阻止大小景區門票的上漲。已搶在節前上調門票或近期將上調門票的20余家國家級景區已公佈的上調幅度均在20%—60%之間,個別景點上調幅度甚至更高。

  常識所至,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均屬全民共有的公益資源。依據《憲法》第九條確立的原則,國務院在1985年頒行《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使這一憲法原則以全國性行政法規得以確認。2005年眼瞅著風景名勝資源利用的“泛市場化”歪風越刮越甚,國務院再行出臺《關於加強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第二條再次重申,“風景名勝資源屬國家所有。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和方式出讓或變相出讓風景名勝資源及其景區土地。”

  然而,相對於各地對風景名勝資源殺雞取卵式的無序開發,此時再剎“泛市場化”歪風,這些政令已面臨“尾大不掉”的尷尬境地。事已至此,發改委不得不于2008年動用行政手段,明令各地2009年至2011年不得上調景區票價。

  有法不依、政令不暢,根本問題出在風景名勝資源已然“變了味”。等到政府欲踩剎車時,黃山、麗江、張家界、峨眉山、桂林山水等一大批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已紛紛包裝上市。而更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則使出渾身解數,排著隊搶登“上市班車”。不到10年,旅遊板塊成為中國股市一道獨一無二的“別樣風景”。

  查閱國內股市的旅遊板塊,諸多風景名勝類上市公司,表面上仍由地方政府作為控股股東之一,多少體現著風景名勝資源的全民屬性,但實際上,資源屬性發生了毋庸諱言的“改性”。

  以“黃山旅遊”為例,不僅地方國資委是股東,代表社會資本的各色投資機構亦是公司的控股股東。而且,在股票交易二級市場,所有購買有“黃山旅遊”的中小股民都是它的實際股東。而除了政府股東之外,其他所有大小股東,之所以持有“黃山旅遊”股權或購買該只股票,無不為了追逐投資回報而“起早”。如此之下,在門票收入佔上市公司主營收入大頭的前提下,變著法子上調票價,成為很多上市風景名勝景區追逐利潤最大化的不二法門。

  而對照1980年代初制定的《價格法》,門票價格並未納入該法規定的五種必須由政府定價的硬杠之列。所以,它帶來了兩大難局:其一,除了臨時性限定景區門票在一定年限內不得明漲之外,政府對景區門票的調控缺乏過硬的法制手段;其二,景區類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堪比煙草業與高速公路。譬如,ST張家界旅遊的毛利率高達71%,峨眉山A毛利率高達80.42%……

  如此匪夷所思,受盤剝的不僅僅是遊客,還包括中國旅遊業不可持續的畸形發展。風景名勝資源一旦被“改性”,令更多的投機資本對景區資源作掠奪式開發,扭曲了股市正常的資本配置功能。這才是導致景區門票失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對風景名勝資源的合理利用,本應著重體現其陶冶國民情趣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功能,一旦其被“泛市場化”的病毒所感染,短期內就很難治愈。作為亡羊補牢的務實之舉,建議國家從現在起暫停風景名勝包裝上市進程,並分期分批對已上市資源進行回歸公益的逐步“置換”,這才是治本之道,而短期的專項整治只能治標于一時。

  錢塘人(上海 學者)

熱詞:

  • 風景名勝資源
  • 黃山旅遊
  • 變味
  • 景區門票
  • 門票價格
  • 門票收入
  • 資源屬性
  • 通知
  • 改性
  • 價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