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特約評論員皮海洲
據媒體報道,最新一期保薦人培訓資料顯示,與以往培訓課程主要講解IPO審核過程中具體實務問題不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本次會議上重點闡述了“進一步提高透明度,約束各市場參與主體行為”、“進一步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過程監管”、“進一步加強對粉飾業績、利潤操縱行為監管”等三大方面內容,其中尤為關注IPO企業粉飾業績、利潤操縱行為。
進一步加強對粉飾業績、利潤操縱行為監管,這確實是A股市場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因為在目前看來,IPO企業粉飾業績、利潤操縱的行為非常突出。2006年以來共有231家公司的IPO申請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除持續盈利能力存在問題外,“財務數據異常、且招股説明書未能做出合理解釋”也是擬IPO企業上市折戟的主因之一。而異常的財務數據背後,往往顯露出部分企業的粉飾業績、利潤操縱行為。
不僅如此,即便是在已發股上市的企業中,企業發股上市時粉飾業績的行為同樣非常普遍。大批公司在新股上市後出現業績變臉,就是這些公司在上市之前對業績進行粉飾的最好證明。而這種粉飾業績的做法,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危及到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尤其是在目前監管部門大力推進創業板退市制度,以及主板退市制度也將進一步得以完善的背景下,A股市場擬將垃圾公司打掃出局。而在IPO環節卻讓垃圾公司粉飾過關大行其道,這顯然也不利於A股市場“打掃垃圾”,甚至還會讓垃圾公司越掃越多。因此,從嚴監管IPO企業粉飾業績行為很有必要。
那麼,如何從嚴監管IPO企業粉飾業績的行為呢?在這個問題上,證監會一直都是在撓癢癢。這一次從媒體的報道來看,仍然沒有實際措施出臺。所謂“進一步加強對粉飾業績、利潤操縱行為監管”,無非是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口頭上吹吹風而已。當然,不排除下一步會有相關措施出臺,但有關措施是不是繼續撓癢癢,只有天知道。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證監會只需要把香港的經驗搬過來即可,而不用搞什麼發明創造。香港的經驗是什麼?就是直接將造假上市公司退市,賠償投資者損失,並追究相關責任。如洪良國際,因為涉嫌財務造假,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而且香港證監會還通過香港高院凍結了洪良國際相當於新股發行凈額的9.974億港元資産。其保薦機構兆豐資本還被香港證監會開出有史以來的最高罰單,罰款4200萬港元,並撤銷牌照。實際上,只要證監會讓造假者無利可圖,甚至承擔“天價罰單”,IPO企業粉飾業績的行為自然就會得以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