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李曉剛
儘管《關於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徵求意見稿)》在去年11月就已公之於眾,但當本月20日最終版本出爐時,還是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應。本週前兩天,創業板跌幅遠高於大盤。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退市標準變得更加嚴格後,一些非理性預期和行為將得到有效抑制。即將實施的創業板退市制度,不但將重挫垃圾股的“爆炒”,更將對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將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對於主板,新近出爐的創業板退市制度體現出“退市標準增多”、“單項標準變嚴”等特點。比如,新制度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而非單純的凈利潤這個流量指標,作為恢復上市的盈利判斷依據,能夠較為有效防止一些主營業務利潤未有明顯改善的公司,
以非經常收益調節利潤規避退市的行為。
又如,在終止上市情形的規定中,新增“公司最近36個月內累計受到本所3次公開譴責”條款,有助於治理上市公司的失信行為,促使創業板公司更加注重規範運作。
在主板,一個公司通過“借殼”進行資産重組實現上市的現象屢見不鮮。雖然“借殼”上市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被借殼”公司改善基本面,但“借殼”上市也很容易導致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長此以往,會加劇投資者心態的扭曲,也會助長市場對“垃圾公司”的跟風炒作,不利於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
這次創業板退市新規不支持通過“借殼”恢復上市,實際上是向市場明確發出了監管層打擊“借殼”炒作、鼓勵價值投資的決心。於是,我們看到,新規也讓“借殼”概念很流行的ST板塊“很受傷”,23日和24日兩天,ST板塊累計下跌4.94%。
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多數股票是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既然創業板原來的退市制度主要參考主板,那麼,在創業板退市制度改革之後,主板退市制度或將接踵而至。
儘管創業板和主板在股本規模、抵禦風險能力等方面有所差異,在退市制度上也不盡相同,但一些標準和原則是彼此共通並能相互借鑒的。證監會負責人最近就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剔除非經常性收入對凈利潤的影響,確保退市制度得到有效執行。
我們注意到,這一思路已經在創業板的退市新規中有所體現。
不難看出,創業板退市新規的實施,為未來主板退市制度的完善起到了“探路”的作用。我們樂見相關方面能夠衝破阻力,不斷健全主板退市制度,把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