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評論員 萬曉娟
4月23日,江蘇淮安市淮安區順河初級中學40余名學生在校食堂吃過免費午餐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病情較重的22人住院觀察治療。(4月24日《東方早報》)這是繼雲南學生營養餐中毒事件後的又一起學生食堂安全事故。此前不久,貴州織金縣八步鎮中心小學也曾有86名孩子吃了早餐牛奶後出現身體不適住院挂水。學校食堂安全事故頻發,尤以偏遠農村地區居多,這種現象引人深思。
從理想的願景出發,學生食堂裏的飯菜應該營養豐富,孩子們正在長身體,學習任務重,腦力消耗大,讓孩子們吃得好,未來的“棟樑”才能更強壯。至於食品安全,那應該是最起碼的原則底線。但理想和現實的距離總能隔個十萬八千里,學校食堂飯菜的營養且無暇論之,甚至連基本的質量保障也是個問題。頻頻發生的學校食堂中毒事件,就是這樣一個冰冷現實的印證。
原因在哪?在雲南學生營養餐中毒事件中,有媒體揭露,學校用罰款的方式,讓孩子們不得不吃下了發臭的豌豆。明知道食物變質,還逼迫學生吃,這背後的利欲熏心,令人髮指。但是,儘管學校食堂負責人利欲熏心,學校還有管理者呢,除開學校,也還有上級部門管理呢,他們怎就置若罔聞,讓這些孩子落得個無人作主,只能任人摧殘的境地?原來,在雲南營養餐中毒事件中,學生食堂是被學校承包出去的,但直到調查時,學校與承包方也未簽訂書面協議,且承包人也無法提供具有經營資格的相關合法證件,同時還存在食堂物資採購把關不嚴,未建立索證索票制度,無購進驗收記錄的亂象,這樣混亂的經營、空白的管理怎會不出問題?可以説,令學生中毒的不僅僅是變質的豌豆,也是變質的人心和變味的管理。
學校將食堂承包出去,這已不是個別現象,由此帶來的逐利衝動,以及學生相對弱勢的話語權,讓學校食堂成了食品安全的隱患重地。可能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在學校食堂的飯菜裏吃出過蟲子、頭髮、沙子……經媒體曝光的事例也有很多,諸如貴州市一中學食堂疑用地溝油,還有學校食堂採購爛菜等,有網友調侃學校食堂為了追求利潤,可謂是“鵪鶉嘴裏尋豌豆,鸕鶿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刮脂油”。這個時候,就迫切需要監管站出來為學生撐腰了,若任由學校食堂拋棄公益屬性,成了賺錢的地盤,那麼,食物中毒事件、營養餐變味等就只會是學校食堂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