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市場開炒老唱片 單張身價破萬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09: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府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隨著收藏市場的逐漸升溫,除書畫、瓷器等主流藏品外,時下不少“獨特藏品”亦被藏家追捧。昨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文殊坊、送仙橋等收藏品市場發現,“老唱片”作為一種新的收藏熱點正在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尤其是唱片發燒友。據悉,目前市場上的老唱片最高價值上萬元,如1934年出品的 《金蛇狂舞》,市場估價為1.2萬元。

  成都藏家較少 主要為唱片發燒友

  “目前,成都收藏老唱片的主要還是一些唱片發燒友,但人數較書畫收藏而言,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文殊坊一賣家説。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文殊坊、送仙橋等多家收藏品店,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有老唱片。“我主要是想做投資收藏,喜歡變現方便、市場成熟的商品,而老唱片這種比較偏的藏品,並沒有列入我的考慮範圍。”藏家王先生説。

  “老唱片”是具有特殊記憶的藏品,因為滿載著回憶而受到藏家喜歡,尤其是中年藏家。據送仙橋周姓賣家介紹,目前較受歡迎的老唱片包括民國、文革時期的藏品,包括明星灌制的唱片,政治家、藝術家、歷史人物的演講。據他介紹,“金嗓子”周璇灌制的老唱片目前市場價格已經達到800—1100元一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歌星唱片也非常受歡迎,如張學友、梅艷芳、譚咏麟、張國榮等。”據悉,1998年,張國榮的第一張黑膠唱片《情人箭》,目前市場價格已經達到2500元,10年間價格翻了20多倍。

  時間越早 品相越好 價格越高

  “老唱片的收藏市場還是遵循:出品時間越早、品相越好,價格越高的規律。”賣家周先生建議,藏家在選擇老唱片時首先看出品時間。如清末時期的老唱片,因那時中國的整個唱片業處於剛起步階段,能擁有者非富即貴,而且現在存量非常少,所以價格自然很高。此外,“文革”唱片也被不少藏家作為珍貴的文史資料收藏。

  除了時間要考慮,唱片的版本也是藏家考慮的重要因素。“越原始的版本越貴,也非常難找。”周先生介紹。據悉,原版是指一部作品的最初錄音製作成的唱片,相對重刻版和再版而言,它就像母版,具有可對比的權威性,收藏價值最高。

  此外,據周先生介紹,唱片裝幀情況也直接影響著其價值。“出品時間、版本等情況相同下,裝幀的完整性也是藏家購買時考量的標準,品相越好的老唱片價值越大。”

  變現難>>>

  回購市場較窄

  雖然老唱片市場相比書畫、瓷器、黃金、鑽石等投資,擁有投資資金較少、投資門檻較低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變現難的問題。“如果純粹為了投資,並不建議藏家選擇老唱片,畢竟升值空間較其它投資藏品而言並沒有優勢。但如果是興趣愛好的話,老唱片收藏更具有獨特魅力。”賣家陳先生説,由於老唱片作為較少收藏的品類,回購、變現市場遠不如書畫、黃金等藏品成熟,“目前,要變現主要還是私下轉售為主。”

  天府早報記者李淩靜

熱詞:

  • 老唱片
  • 市場估價
  • 出品時間
  • 情人箭
  • 文革
  • 金嗓子
  • 金蛇狂舞
  • 書畫
  • 文殊
  • 仙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