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去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表示:“企業利潤那麼低,銀行利潤那麼高,所以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佈。”洪崎開誠布公的表態,引發了全社會對於銀行業暴利的強烈反響。今年4月初,溫家寶總理在廣西、福建等地視察時表示:“其實我這裡坦率地講,我説我們銀行獲得利潤太容易了。為什麼呢?就是少數幾大家銀行處於壟斷地位,只能到它那兒貸款才貸得來,別的地方很困難。我們現在所以解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根本來講,還是要打破壟斷。中央已經統一了這個思想,你也看到了在溫州進行試點。我想,溫州的試點,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國推廣,有些可以立即在全國進行。”這是中央政府近年來對銀行業一次罕見的表態。
國內的銀行業現在到底有多賺錢?不妨看看其財務報表。近期,國有五大銀行的年報全部出爐,“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去年合計實現凈利潤6809億元,相當於日賺18.65億元,此前中國石油一直享有“賺錢機器”的美譽,但現在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凈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中石油,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凈利潤也和中石油相差不遠,銀行業的賺錢能力的確驚人。
國內銀行業的利潤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但之所以會在近期引發人們對其暴利的質疑,主要原因還在於目前國內經濟正處下行週期,很多企業尤其是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銀行卻依靠壟斷之利,利潤增幅越來越大,這難免會讓很多企業産生被盤剝的感覺。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0億元,利潤同比下降5.2%,為2009年9月以來的首次下降,這顯示出企業在經濟下行週期下的壓力越來越大。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只有23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個行業持平,有多達14個行業的利潤出現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2個行業虧損同比增長。其中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同比增長15.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3.3%,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21.1%,而利潤負增長的行業主要是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8.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94%,通用設備製造業下降4.6%,汽車製造業下降6.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下降3.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40.8%,從盈利轉為虧損的行業是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在這些實體經濟領域的行業苦苦掙扎之際,銀行業過於靚麗的業績自然會引發爭議,尤其在中央屢屢強調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銀行業看上去的“暴利”多少也有些不合時宜。
銀行業的利潤快速增長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依靠傳統的息差收入獲取利潤,二是銀行業的規模快速擴張,推動銀行利潤總額不斷增長。儘管銀行業一直在強調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零售業務,但目前的利潤仍然主要來自傳統的息差收入。我國銀行業的存貸款息差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以我國現有存貸款利率來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5%,同期貸款利率為6.56%,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差為3.06個百分點。存貸款基準利率息差超過3%,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而銀行業多年來始終維持這種高利差的主要原因,還在於我國銀行業的利率管制。因為利率被嚴格管制,銀行之間無法通過利率來實現競爭,所以對於企業貸款客戶始終有很高的議價能力,從而得以維持銀行利潤的高增長。
儘管近年來關於利率市場化的呼聲已經很高,央行也公開表示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基本具備,但實際進度依然大大低於人們的預期,剛剛通過的溫州市金融改革方案中,一度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場化試點改革,在改革方案中只字未提,而市場傳言中小銀行有望率先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被央行予以否認。利率是市場資金價格的體現,利率被管制,也就意味著資金價格失靈,從而造成資源的扭曲配置,進而帶來一系列不良後果,溫州民間借貸危機正是利率管制的後果體現。
除了依靠管制利率獲益之外,銀行業近年來的利潤高速增長還得益於規模增長,某種意義上講,銀行業的規模增長效應超過了息差所帶來的收益。因為銀行業的高息差由來已久,過去十多年基本上保持在3%以上的水平,沒有出現太大幅度的變動。但銀行業近幾年的利潤大幅增長,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凈利潤甚至超過了中石油,主要推動力還是來自銀行業的規模增長過快。2005年底,我國銀行業的總資産規模為37.47萬億元,到2011年底增長到113.28萬億元,以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為例,2007年底,工商銀行的總資産為8.7萬億元,2011年底資産規模擴張至15.5萬億元,建設銀行2007年底的總資産為6.6萬億元,2011年底擴張至12.2萬億元,資産規模擴張之快一目了然。
銀行業資産的快速擴張既有被動因素,也有主動因素,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銀行業為了配合國家的經濟刺激計劃大規模放貸,這導致銀行資産規模的快速增長,除此之外,銀行規模快速增長還和自身經營模式有關,由於我國銀行業主要依靠傳統的信貸息差收入,在這樣的模式下,銀行業只能通過規模擴張來實現盈利,而銀行放貸的規模越大,又會快速消耗資本,反過來降低自身的資本充足率,從而産生補充資本的需求,永不停息地在股市上融資,於是銀行業就陷入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經營怪圈。
在經濟上行週期,銀行規模的快速擴張自然會帶來利潤的大幅增長,銀行業取代中石油成為新的賺錢機器也就不足為奇,但是一旦經濟步入下行週期,銀行業的風險也會浮出水面,銀行業的暴利還能維持多久就成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銀行股在股市的表現即可窺見一斑,儘管銀行股表現出了很強的盈利能力,去年的業績平均實現了30%左右的增長,但股價卻始終被壓制在較低水平,滬深兩市銀行股的市盈率處於兩市最低水平,市凈率也僅為1.2倍左右。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投資者對於銀行的資産質量始終有揮之不去的擔心,儘管銀行股的業績在賬面上都非常靚麗,但是並無法完全覆蓋潛在的壞賬風險,比如房地産市場的貸款和地方融資平臺,始終是壓在銀行股頭上的兩座大山。尤其是房地産市場,今年“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表示“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這預示著房地産調控還將任重道遠,而房地産市場的警報一日不除,銀行業的資産質量就難言樂觀。
隨著銀行上市公司業績陸續披露,大部分銀行的資産質量已經出現惡化跡象,去年末的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較三季度出“雙升”——2011年末不良貸款為4279億元,較三季度上升201億元,不良貸款率環比上升0.1%至1.0%。而在此前多年,國內銀行業的資産質量已是連續多年實現不良“雙降”,隨著今後幾年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的資産質量可能會出現拐點。銀行業似乎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各大銀行紛紛大幅提高撥備覆蓋率,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壞賬風險,去年末的撥備覆蓋率大幅上升至278%,而2010年為218%。撥備覆蓋率的大幅提升,一方面説明了銀行業應對將來發生壞賬的能力,同時也暗示了未來資産質量惡化的概率大大提高。
除了資産質量可能出現惡化,銀行業未來依靠規模取勝的模式也將難以持續。隨著中央調低經濟增長目標,未來幾年經濟增速放緩已是大概率事件,在經濟下行週期,企業對於銀行貸款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從今年前兩個月的人民幣貸款來看,新增信貸僅為1.44萬億元,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如果銀行業的規模擴張模式無法持續,未來的盈利能力勢必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