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果有一天,您跟外國人説起什麼是“濕熱”、“腎虛”或者“血虛”,怕是很多西醫都理解不了,這到底是什麼病啊?幾味或者十幾味藥材放在一起煮,煮出來的苦藥湯一喝下去病就好了,這真是件神奇的事。
因為中醫藥的有效物質、作用機理這些都沒有辦法在實驗室裏用詳細的數據來説明白,再加上製作工藝粗糙,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法進入歐美主流市場。不只在中國,包括韓國和日本的中成藥,很多都是以保健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身份在歐美銷售。
不過,並不是沒有例外。“地奧心血康膠囊”近日就成功突圍,成為歐盟成員國之外獲得市場準入的第一個植物藥。零的突破,到底有多難?歐美高門檻,能否就此邁過?
外國人不懂什麼叫“腎虛”
一盒在國內只賣6、7塊錢的中藥膠囊,如果拿到歐洲,售價起碼會翻兩番。面對這樣的利潤誘惑,商家必然蜂擁而至。但事實卻是,除了地奧心血康之外,目前沒有任何一種中藥在歐美市場可以以藥品的身份售賣。長久以來,中藥都是以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劑的身份,出現在超市貨架上。
成都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對中國之聲表示,從保健品到藥品,利潤差距很大。
李伯剛:一個是藥品和功能性食品在檔次上有很大差距;二是藥品價格和保健品差異,導致了價格上也有很大差異,售價比國內要高。
儘管患者總在抱怨藥價貴,但對於生産廠家來説,中藥的出廠價已經被壓得很低,而新藥研發卻需要高投入,歐美市場就成為了中國藥企的新大陸。但是,中藥的“出境遊”沒那麼容易。
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中國之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藥要想進入歐美市場,需要邁很多門檻。
張伯禮:除了一個大的文化背景有差異以外,真的按照國際要求,裏面的藥效物質、作用機理都要説的比較清楚,中藥有時解釋一些名詞都是按照中醫説,腎虛、益氣活血,這些個概念在國外很難理解。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生産,國外對生産的要求比我們嚴格,所以我們在這幾個方面跟他們有些個差距。
中藥海外上市的“三項紀律”
去年四月,《歐盟草藥藥品法案》正式生效,所有有治療作用的草藥類保健品一律不再允許以保健品的身份銷售,需要註冊成藥品之後在藥店銷售。這也就是説,一方面歐盟終於承認草藥作為藥品的法律地位;而另一方面,如果想拓展歐盟市場,必須通過嚴格的草藥藥品註冊程序。中藥西進,還有幾步路?
地奧集團的心血康已經獲准在荷蘭上市,根據歐盟成員國藥政管理互認可的相關協議,進入一個成員國後再進入其他國家基本只是程序化問題。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告訴記者他的體會,那就是企業和産品都要過硬。
李伯剛:一是資深無論企業還是産品要有過硬的功夫,基礎研究要符合發達國家的要求,嚴格紮實;二是你的産品在臨床上的表現要用數據證明安全有效;三是生産管理務必要科學規範。
《歐盟草藥藥品法案》頒布以來,商務部、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等部門已經在全國挑選了部分中藥品種推薦到歐盟註冊。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介紹,未來中藥在國際市場的隊伍會越來越壯大。
張伯禮:後邊還有若干個藥,大概7、8個,還在歐盟爭取著,估計明年有1、2個能成功。後面會形成一個隊伍,慢慢的一批批的進去。一方面佔領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反過來促進我國中藥新藥研究的水平,工藝控制的水平。
對於更多的中藥企業,如何能夠打開國際市場,尤其是進入歐美主流市場?地奧集團的經驗,就是在當地找到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事半功倍。地奧董事長李伯剛:
李伯剛:我們的技巧是找好一個有勢力、有影響力的合作夥伴,補充實驗讓他們來做,交流很暢通,作為溝通橋梁的作用比我們自己去溝通容易得多,方便得多。
未來要避免“是藥三分毒”
不過,中藥的西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不斷有國外媒體報道稱,部分中藥含有重金屬污染物,或者瀕危動物器官和骨骼。對此張伯禮院士表示,目前的研究方向就是,未來如何在無法避免的藥材中剔除有害物質。
張伯禮:出口的藥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含有重金屬的東西就不能入。國內這塊正在加強研究,正在做全國重要資源大普查,像硃砂這樣的是不是必須?如果要必須體內有沒有毒性,都要把它研究清楚。
中藥進入歐洲市場,這個選題我們不是第一次做了,以往總是在討論“為什麼這麼難”,“原因在哪”,今天看到有零的突破,其實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更多認可。(記者舒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