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兩千多年的經濟變革得失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智慧?”日前,知名財經記者、《大敗局》、《激蕩三十年》、《跌宕一百年》等多部暢銷書作者吳曉波在暨南大學細數歷代經濟變革得失,縱論140年的中國現代化歷程以及三十多年的經濟改革史,探討2012年中國經濟走勢的可能性,並表示對溫州金融改革充滿了信心。
改革不能照搬歐美
吳曉波説,中國的經濟制度變革,若因循守舊,當然不行,但如果全盤照搬歐美,恐怕也難以成功。中國改革的難處,即在於此。
論及當前熱議的“國進民退”,吳曉波以中國百年現代化歷程中的幾次國進民退:1884年李鴻章實施輪船招商局的國營化;1910年盛宣懷推動鐵路國營化,導致辛亥革命爆發;1935年孔祥熙收編中國銀行,實施“統制經濟”;1946年宋子文實施資産國營化,出現“四大家族”;1956年公私合營運動,私營企業“絕種”;2004年以鐵本案等……以史為鑒深入剖析近年來國進民退的現狀,警示可能出現的後果。
而從房價調控難,吳曉波認為“高房價的根本在於分稅制”。高房價自古就有,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土地的類貨幣化現象息息相關,同時他認為,分稅制強化了中央集權,但由於轉移支付沒有制度化,地方負擔過重,造成地方財政被房地産徹底“綁架”的局面。
吳曉波認為,必須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低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之間的關係,才能成功向前推動改革。
溫州金改試點意義深遠
“金融市場是壟斷利益與民資衝突的最大戰場”,吳曉波盤點了從吳英事件到金融壟斷改革等一系列近期熱點事件,對於近期溫州金融改革試驗,他充滿了期待。
“有嘗試,才有各種可能”,吳曉波稱,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方案儘管沒有從實質上打破金融壟斷,也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的試驗區,也未涉及關乎金融改革全局的利率市場化,但它作為試點的意義還是深遠的。
在互動環節,他談到了對於改革未來的展望,“我們對中國的信心,其實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信心。”目前的中國仍處在最好的創業時代,中國20年內仍會保持7﹪-8﹪的GDP增長率。”
他同時也寄語大學校園裏的80後、90後,承擔起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社會責任,“能否在傳統國情與普世規律中探尋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之路,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南方日報記者 賈肖明
實習生 劉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