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新股盛宴”難再延續 小券商逢新必打折射生存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深滬交易所實施“限炒令”及新股破發延續的雙重夾擊下,投資者網上打新、機構網下打新熱情降溫,打新資金規模明顯下滑。

  以下兩組數據可為佐證。

  數據顯示,3月以來的5個周來,網上打新資金逐周滑落,由3月初的一週3675億元依次降至3034億元、2777億元、2410億元,上周更是一舉跌回1064億元。

  而另外一組數據顯示,機構網下打新動用的資金也呈遞減態勢。2011年三季度、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分別有66隻、48隻、50隻新股上市,機構分別動用資金192億元、107億元、72億元參與網下配售。平均到每只股票上,機構分別動用資金2.91億元、2.23億元、1.45億元,今年首季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下降了35%。

  業內人士指出,“限炒令”實施一個月以來,遊資成為新股炒作的主力軍,新股股價經歷了“爆漲——降溫——分化”的過程,加上新股破發屢屢出現,打新風險劇增,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申購新股開始審慎決策,漸趨理性。

  券商作為打新的主力之一,雖然總體看參與度也呈現萎縮狀況,然而也有的券商特別是小券商癡情不改,依然熱衷於打新。本報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有50隻新股上市,25家券商動用9億元資金打新,浮盈1.04億元。其中,15家券商實現浮盈,渤海證券投入2億元打新,錄得浮盈4443萬元居首。而在2011年渤海證券動用8億元打新,浮盈近1億元。查閱券商以往打新曆程,渤海證券、國都證券、中山證券、萬聯證券等小券商幾乎逢新必打。總體看來雖然有虧有賺,但還是有利可獲的。另外,與大券商相比,小券商的競爭力明顯處於下風,所以打新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新股發行中的 “三高”——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額現象,一直備受市場指責。機構詢價在新股發行價格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股發行價格之所以越發越高,發行市盈率甚至超過百倍,詢價機構的非理性報價無疑是重要原因。因為打新的財富效益明顯,所以機構投資者在現行的詢價制度下不惜提高價格以保證“入圍”。如今,這一奇怪的現狀將有望得以扭轉。

  隨著證監會公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味著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啟動。指導意見主要從強化信息披露、調整詢價範圍和配售比例、加強對發行定價的監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數、抑制炒新等方面入手,直指新股高定價問題。

  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可謂箭在弦上,以往引人垂誕的“新股盛宴”難再延續。隨著發行制度改革的深化,新股發行價格將更加貼近公司的投資價值,因此,類似2009年以前打新的無風險收益將不復存在。

  

熱詞:

  • 券商
  • 新股上市
  • 新股發行價格
  • 配售比例
  • 詢價制度
  • 破發
  • 渤海證券
  • 申購新股
  • 生存困境
  • 三高
  •